精湛廚藝 7 分鐘 2025年4月9日

2025 四月五家新入選臺灣米其林指南的餐廳

2025 年四月的《臺灣米其林指南》在台南與台北新增了五家餐廳,從美味肉類料理到當代蔬食,精緻料理到小吃美食,家家都令人食指大動。

在年度的星級餐廳發布會之前,米其林評審員持續四處搜尋,找到值得加入指南的新名單,並於每月定期發布。

這些新名單將於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三,於《米其林指南》網站以及 App 上公布。米其林指南網站上「餐廳」頁面將有「新入選」分類、每月新入選的餐廳,也將可能後續獲得星級等其他肯定,不如將這些餐廳納入口袋名單中,找機會一試!

歡迎將這篇文章加入書籤,每個月定期看看評審員又新增了哪些值得一訪的新餐廳!


2025 年四月

2025 年四月的《臺灣米其林指南》台南台北新增了五家餐廳,包括台北開設多年的優雅義大利餐廳、以台灣原型食材創造出蘊含亞洲風味的當代蔬食料理、精緻正宗的天婦羅料理,到台南七十年老店溫體羊肉,和兼具脆度與彈性的美味魚丸店,美味肉類料理到當代蔬食,精緻料理到小吃美食,家家都令人食指大動。

(©Bencotto)
(©Bencotto)

台北

Bencotto

主廚於義大利成長,工作經驗遍歷多國,累積了深厚的廚藝底蘊。提供單點菜餚及套餐,菜色依據時令調整,偶有限量供應的隱藏菜色,不妨向店員查詢。其中一道手切鳥巢麵用上熟成六個月的帕馬森起司與冬季黑松露、奶油醬,濃郁風味配上彈牙的麵體,令人印象深刻。

延伸閱讀:從 A 到 Z :關於義大利麵 26 個必須認識的關鍵字

(©雲川水月)
(©雲川水月)

雲川水月

餐廳擁有大片庭院,走過蜿蜒的礫石小徑進入室內,隨即沉浸在充滿圓弧元素的暖色空間,好讓客人放鬆心情享用美食。菜色以臺灣原型食材為框架,融入主廚的經驗,創造出蘊含亞洲風味的當代蔬食料理,味道優雅細緻,同時保留蔬菜的本真滋味。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素食餐廳推薦

(©元一)
(©元一)

元一

餐廳主打精緻而正宗的天婦羅料理,採用優質時令食材,配合日本傳統技巧,使天婦羅的外層金黃酥脆,呈現上佳的風味和口感。菜單為無菜單料理形式,每一道天婦羅的配菜皆經廚師精心搭配。用餐環境優雅寧靜,設有兩個房間,各設八個座位,讓客人近距離欣賞猶如藝術饗宴的烹調過程。

(©MICHELIN)
(©MICHELIN)

台南

川泰號虱目魚丸

老闆曾在魚丸店工作超過 30 年,招牌脆丸使用純虱目魚漿製作,經過長時間反覆捶打,特具脆度與彈性。綜合湯品包含數款店家自製的丸類,還有新鮮的虱目魚肚和魚皮,食用時蘸點帶黃豆醬香的豆瓣醬,更加美味。滷肉飯油脂豐盈,結合香菜香氣,滋味令人難忘。

延伸閱讀:米其林指南推薦台北台中必吃滷肉飯

(©MICHELIN)
(©MICHELIN)

蓮霧腳羊肉湯

傳承超過 70 年的老店,選用當日直送的溫體羊肉,亦提供羊肝、羊頭皮等特殊部位。僅在假日販售的羊皮卷充滿彈性與膠質,搭配秘製醬汁,深受老饕喜愛。羊肉湯採用熬煮至少四小時的當歸湯底,搭配口感軟嫩的羊肉片,令人回味。還有以羊油炒製的肉燥飯,羊油香與醬香互相交融,非常可口。

延伸閱讀:在台灣吃黑白切與內臟料理:多樣口感與樂趣

歡迎訂閱米其林指南電子報,並持續於《臺灣米其林指南 》臉書《臺灣米其林指南》網站以及《米其林指南》APP(可於 iOS Andriod 上下載) 上關注《米其林指南》最新推薦名單,以及找到全世界米其林推薦飯店餐廳


2025 年三月

2025 年三月的臺灣米其林指南一舉新增了五家台北與台中的餐廳:從擁有三十年資歷、過去擅長杭州與江浙菜大廚呈現打開框架菜色的新作;精巧呈現四川官府菜與家常菜美食的台北 101 旁餐廳;以海釣海鮮料理與特色馬祖菜為主軸的台中餐廳;用心的手工餛飩與魚丸店家;到以在地小農食材與家常菜為本的特色人文餐廳等——家家風格都獨一無二,讓人躍躍欲試。

©aMaze
©aMaze

台北

心宴

掌杓逾 30 年的主廚擅長烹調杭州與江浙料理,並不拘泥於傳統框架,不單將經典老菜與西式技術融會貫通,還採用客家醃菜、日本海藻、番紅花等特色食材,以十道菜套餐呈現,菜色風格自由奔放,饒富創意。精選茶品圍繞菜餚主題而設計,可進一步提升用餐體驗。(首圖©心宴

延伸閱讀:餐茶搭配、以茶入菜——在台灣米其林推薦餐廳品味台灣茶

©CHUAN YA
©CHUAN YA

川雅

餐廳高踞 46 樓,整片玻璃窗將臺北 101 與市內景色盡收眼底。主廚擁有 30 年廚齡,曾赴四川取經,將烹飪精髓糅合成三款套餐,當中橫跨川菜中的官府菜乃至家常美食,精巧呈現各類味型。不論是工序費時的開水白菜,還是潔白如雪的龍蝦雪花雞淖,其細緻滋味均令人難以忘懷。

延伸閱讀:台北 101 附近必吃米其林推薦美食

©MICHELIN
©MICHELIN

台中

東引釣客

老闆是專業釣手,以其熱愛的海釣地點東引島為餐廳命名。菜單設計以海釣海鮮料理為主,並有少量馬祖特色菜。每天新鮮送達的海鮮,除了來自東引,也有澎湖、屏東後壁湖、新竹南寮等地。推薦越菜中卷,將醃漬的高麗菜與中卷同炒,滋味十足。店家自製的冬瓜醬蒸魚也值得一試。

延伸閱讀:台灣必吃海鮮餐廳

©MICHELIN
©MICHELIN

功夫上海手工魚丸

門口以懷舊攤車作爐台,配上古典音樂,營造出獨特氛圍。店內的醬汁、魚丸及餛飩,都由老闆親力親為製作,不假他人之手。其中上海蔥油拌麵用上臺中水湳市場的生麵,口感極佳,僅以蔥段煮出自然鹹香,清爽且滋味十足,十分推薦。雪菜魚丸是另一招牌,湯底加入炒過的雪菜,搭配軟綿的旗魚魚丸,讓人回味。

延伸閱讀:愛海者的高雄美食、住宿與旅遊終極指南

©魚麗共同廚房
©魚麗共同廚房

魚麗共同廚房

餐廳以家常菜為發想,取用在地小農的新鮮食材,根據時令每月調整菜餚。廚房團隊傳承老師傅手藝,同時鑽研食譜,讓幾近失傳的經典老菜得以復刻。招牌雞肉飯選用臺灣冠軍米,雞腿肉鮮嫩多汁,拌以腴潤的雞油,香氣與風味俱佳。

延伸閱讀:台灣名菜三杯雞的前世今生

歡迎訂閱米其林指南電子報,並持續於《臺灣米其林指南 》臉書《臺灣米其林指南》網站以及《米其林指南》APP(可於 iOSAndriod 上下載) 上關注《米其林指南》最新推薦名單,以及找到全世界米其林推薦飯店餐廳


2025 年二月

2025 年二月的臺灣米其林指南一舉新增了五家台北與台南的餐廳,除了揉合在地食材與發酵技巧的割烹、由曾經營拉麵店的日籍主廚開設的牛肉麵店能夠夠品嘗細緻鹹粥與虱目魚等台南在地街頭美食的安平小吃店、融合在地飲食文化的時尚歐陸菜,以及提供晚餐及宵夜菜單,風味淡雅輕盈的日式酒食。

©掬
©掬

台北

由擁有二十年日本料理經驗的主廚開設,餐廳以木質裝潢呈現傳統日式老屋格局,同時展示臺灣藝術家作品,與菜單的設計槪念互相呼應。套餐以割烹為基底,糅合在地食材和發酵技巧,提供十餘道菜色,除主菜招牌玉露鴨外,其他菜色均會根據季節調整。(首圖©

延伸閱讀:漫步台灣 跟著米其林指南餐廳品味歷史與經典歷史建物

©MICHELIN
©MICHELIN

江牛樓

日籍主廚曾經營拉麵店,為向遊客傳達臺灣牛肉麵的美味,遂開設此店。較於傳統紅燒牛肉麵,這裡的湯頭以昆布、海鹽及醬油調味,側重牛骨和醬油風味,並添加花椒增添香氣;牛肉則以昆布和醬汁浸泡,肉質軟嫩多汁,滋味甚是獨特。

延伸閱讀:米其林指南推薦台灣必吃牛肉麵

©MICHELIN
©MICHELIN

台南

傳家鹹粥

在這裡可品嘗鹹粥、虱目魚小吃、肉燥飯等街頭美食,空間帶有濃厚的懷舊氛圍,讓人彷彿回到昔日時光。招牌的虱目魚粥和滷魚肚,特選每日新鮮魚貨,後者的調味恰到好處,充分表現魚肉的鮮甜風味。店家自製的肉燥飯以肥肉為主,帶些許醬香,建議加點半熟蛋作搭配,帶來更濃郁滑順的口感。

延伸閱讀:台南 24 小時:經典小吃一日快閃

©啢啢餐桌
©啢啢餐桌

啢啢餐桌

兩位主廚融合歐洲烹調手法和臺灣飲食文化,套餐固定保留一道澱粉主食,並根據當季新鮮食材調整菜單。設有開放式廚房,如想感受料理過程的臨場感,別忘了於訂位時查詢一樓的用餐座位。

繭 小料理 Mayu Cocoon.jpg

繭 小料理

位於靜謐的巷弄內,推開白色木門,映入眼簾的是帶有日式風格的空間。設有晚餐套餐及宵夜單點。九道菜套餐採用主廚每日在市場選購的食材,以日式酒食的形式呈現,菜餚小巧精美,味道淡雅輕盈。不妨加點黑板上的酒餚,品嚐不同風味。(左圖©繭 小料理


2025 年一月

2025 年一月的臺灣米其林指南一舉新增了五家台北與高雄的餐廳,包括融合日本與台灣食材的日式酒食與無菜單料理、大阪燒鳥名店海外第一家姊妹店、傳承三代的肉圓與芋粿老店、在十道菜菜單中揉合日、美、義式手法的創新菜餐廳,以及提供現點現做暖心家常菜的台灣料理店家,各自呈現不同的精彩。

©駄介 Dasuke
©駄介 Dasuke

台北

駄介

餐廳分為兩個區域,高腳吧檯提供單點的酒食料理,及板前座位呈現的無菜單料理,更為推薦後者,當中不乏主廚結合家鄉風味與臺灣食材的菜色。招牌餐點 Das Burger,以店家自製的麵包搭配充滿肉汁的漢堡排;能平煮將小里芋等根莖食材煮至入味,充分展示傳統風味。

延伸閱讀:米其林指南台北推薦壽司餐廳

©fumée
©fumée

fumée

大阪燒鳥名店於海外開立的第一間姊妹店,年輕的日籍主廚走訪臺灣各地,了解在地食材,特別選用竹地雞、黃皮文昌雞等不同雞種,且多使用自製的雞油燒烤,令香氣倍增。菜單也融入刺蔥、馬告等在地香料。建議加點雞白肝或是提燈等珍稀部位。(首圖©fumée

延伸閱讀:日本八家米其林星級燒鳥餐廳

©MICHELIN
©MICHELIN

蘇來傳

開業至今已有 70 年,承傳三代,供應肉圓、芋粿和湯品。店面乾淨明亮,並將懷舊物件陳列其中。形似杯子的肉圓以每日現磨的在來米糊製成,並以油泡保留其彈性,內餡是豬胛心肉、香菇、栗子等,加上店家自製的黑醬,鹹甜交織,口味獨特。建議添加蒜泥或生辣醬,令味道更濃郁。

延伸閱讀:細數台灣肉圓兩三事

©J Parc
©J Parc

高雄

J Parc

主廚於美國進修後返臺,在 2023 年開設了這家餐廳。僅提供一款十道菜套餐,菜色不受菜系框架限制,糅合法、義、美式料理手法,以本地蔬食和日本海鮮入菜,並會每三個月更換菜單內容,將季節風味呈現其中。譬如在秋季用栗子粉代替麵粉,為麵包增添自然甜香。

©MICHELIN
©MICHELIN

永筵小館

前身為雲來坊家鄉小館,更名後遷至兩層樓的店面,落地窗有象徵一家團聚的玻璃彩繪,洋溢溫馨感覺。主廚傳承父親手藝,菜單選擇豐富,包括前菜、火鍋、肉類和鮮魚菜色,也可請店家推薦。招牌滑蛋蝦仁以類似蛋捲的形式呈現,條狀滑蛋結合飽滿彈牙的鮮蝦,不可錯過。

延伸閱讀:世界五位米其林餐廳大廚的蛋料理

歡迎訂閱米其林指南電子報,並持續於《臺灣米其林指南 》臉書《臺灣米其林指南》網站以及《米其林指南》APP(可於 iOS Andriod 上下載) 上關注《米其林指南》最新推薦名單,以及找到全世界米其林推薦飯店餐廳

精湛廚藝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选择您的入住日期
USD的價格,1晚,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