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飯堪稱台灣庶民小吃之首,承載了無數的記憶與鄉愁,亦最能體現台灣飲食文化脈絡。品味《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與必比登推介裡各式精采滷肉飯,最能體會這鹹香溫暖卻不油膩、平凡中隱藏許多不凡台灣小吃的魅力。
滷肉飯的起源,或許難以考證,然而,以一句台灣諺語「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來推論,早年農業時代,吃到豬肉是鮮少之事,而為了惜福,擴大食材的使用率,抑或貧窮人家買不起整塊豬肉之故,便將肉塊修整取下的豬皮、肥油、肉屑,切碎後用醬油、油蔥酥滷成一鍋,變成了滷肉汁,澆淋在米飯上,鹹香滑嫩,十分下飯。漸漸地,滷肉飯變成了平凡人家的桌上美食,街邊小吃攤更納為販售,在那個勞動密集時代,提供勞動階層一個簡單溫飽又美味的小吃。直至今日,滷肉飯並非僅限中、晚餐方才品嘗到的小吃,在南部社會或對於需要大量勞動的人們來說,滷肉飯仍為早餐的主流首選之一。
其次,台灣南北在飲食民情與口味喜好上,也有所差異。舉例來說,北部稱之為「滷肉飯」,南部則多名為「肉燥飯」。而南部地區的「滷肉飯」,實則是以豬五花肉〈台灣俗稱三層肉〉滷製而成,北部地區稱之為「焢肉飯」。中部地區飲食文化上的稱呼較似北部,但飲食偏好上,中部以豬肉塊狀如豬五花肉或腿庫滷製而成的焢肉飯較為盛行。
不論命名的差異,一碗好吃的滷肉飯,要膠質豐沛而不油膩,如嘴唇上刷上一層唇蜜般。而豬肉的選用,未必選用昂貴的部位,但講究使用新鮮溫體豬肉,以各家獨門調味秘方與火候耗時燉煮而成。手切豬肉丁勝於機器絞肉更來得滋味迷人,其肥瘦比例多寡各有消費者喜愛,不論肥瘦七三比、五五分配、或講究健康,以瘦肉為主,可謂環肥燕瘦,均有市場。
米飯的選用與烹調、滷汁澆淋的多寡,更是造就一碗滷肉飯興亡成敗的因素之一。甚至,滷肉汁旁擺放的配角,不僅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之一,也是店家象徵性的代表。舉凡醃黃蘿蔔、小黃瓜片、醬瓜、滷蛋等。各種因素的講究,造就這碗銅板美食平凡中的不平凡。
滷汁的應用更不僅限於米飯之上,舉凡燙青菜、傳統乾麵、抑或擔仔麵中的那抹肉燥肉香,滷汁更在其中作為靈魂的來源。
延伸閱讀:切仔麵和擔仔麵怎麼分?
另一趣事,則是街頭上琳瑯滿目的招牌上有些會寫著「魯肉飯」而非「滷肉飯」。因襲日久,而有些店家也會以錯別字來吸引目光,故沿用於今,早已約定俗成。最後,也因滷肉飯平凡化的印象深植人心,故在台菜餐廳的菜單之內,幾乎鮮少出現此道小品。對此,台灣近年連續舉辦「台灣滷肉飯節」,希冀將這最代表台灣美食的米飯小吃,推向國際。
延伸閱讀:《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的必比登推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