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小炒
鴻金食堂
菜色中每樣食材挑選均十分用心:豆干品質佳,大火炒過仍保有嫩度與黃豆豆香;芹菜翠綠且爽脆,纖維細緻;魷魚與外面常見不同,厚度較為明顯,經炒仍可以保有彈性卻不韌性的口感與鮮味。整道菜餚呈現了鍋氣、醬香,調味掌握良好,鹹香可口,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拾鹹水粄
晌午粄食
好拾鹹水粄以小瓷碗盛裝,樣子有點像碗粿,表面光滑白皙,透著水潤質地,滑嫩同時,也帶著些許彈性,來自米的自然甜味淡雅清盈;切豆乾丁及自製醃蘿蔔乾製成的醬料,炒至略乾並帶著醬色,呈現與嚼勁與鹹香滋味,與水粄的清甜呼應,看似衝突的滋味與口感,卻在口中相互融合成平衡美好的滋味。(首圖 ©晌午粄食)
四季瓜仔若
善菓堂
菜名詼諧有趣,口感更令人印象深刻;四季豆切成丁狀,每顆大小一致,搭配瓜仔肉末、植物肉末,菜色帶著醬油大火炒香的香氣,每口都吃得到四季豆的爽脆與清甜,瓜仔肉的糖味,以及軟嫩的植物肉。初嘗可能會對素食能做到的風味心存疑惑,但整體風味呈現與技法,完全不輸給葷食的瓜仔肉,素食版本也能做到鹹香有味,十分下飯。

乾蘿蔔絲菜包
鄒記菜包 (中正路)
店家推出三種以不同蘿蔔作內餡的菜包,每個形體均小巧可愛。經典口味的麵皮以艾草製成,呈現翡翠深綠色,口感富延展性。內餡以十分細緻的蘿蔔絲伴隨少許香菇絲與肉末,小巧卻內餡豐富,結合了外皮的軟糯、蘿蔔絲的爽脆以及淡淡鹹香,帶著多重層次的風味。

酥皮豆包捲豬軟骨
貓的堅持
以新鮮豆包為外層,包裹九層塔蛋、泡菜、娃娃菜、玉米筍與豬軟骨。外皮豆香濃郁,口感柔軟蓬鬆;內餡組合多樣,蔬菜帶有自然清甜,泡菜的鹹酸與豬肉的醇厚形成對比,九層塔的草本香氣穿插其中,整體口感豐富、融合出令人滿足的和諧滋味。

招牌海鮮芋頭米粉湯
東門米粉攤
這碗海鮮米粉湯用料豐富,各項食材整齊得排列,無論是煮、炸的,皆呈現不同口感與鮮美滋味,湯頭以芋頭與雞骨熬製,帶有一股芋頭清香與胡椒香氣。選用的米粉是粗粉,本身帶彈性不過軟。炸過的蛋酥增添香氣,上方一顆形體完整的芋頭,保有稜角卻燉煮入味,軟且綿密,有著芋頭的清香,也能輕易的與湯品融合,令人驚喜。

筍絲封肉
弄味小廚
底部襯墊的筍絲保有淡黃色澤,妥善去除過多的酸味,並保有些許脆度與香氣;上方豬肉選用五花豬肉,切成等量小塊燉煮透徹,瘦肉保有軟嫩口感,肥肉則帶有彈性、入口即化,淡淡的醬香與些許甜味,並非一般常見醬香鹹感豐厚的封肉,而以一絲甘甜且輕盈的滋味展現特殊風味。
鴨肉炒米粉
原味鴨肉麵
這道菜以小橢圓盤熱氣騰騰地端上桌,香氣誘人。選用較細的米粉,炒香的過程中加入油蔥、韭菜、鴨肉片與豆芽,米粉吸附醬汁的風味、少許醬香與爆香滋味,並依然保持乾爽且彈牙的口感,調味恰到好處,同時熟練的炒工展現鑊氣。鴨肉選用接近鴨胸的部位,有著些許煙燻香氣,為整道菜添增一份獨特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