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處亞熱帶,從海洋、林野、高山都有美麗的風景。自然環境溫暖潮濕而多變,更孕育了豐饒物產。來到台灣,不妨將探訪餐桌當成深入台灣旅行的敲門磚,從物產與食材開始,深入了解台灣之美。

陽明山國家公園:土雞料理與禪意園林餐廳
位於台北近郊的陽明山屬大屯火山群,風景優美,自台北市啟程,一小時車程內即可到達,堪稱台北後花園,在日治時期就被《台灣日日新報》選入台灣十二勝,被比擬作台灣的箱根。
這裡特別適合踏青,感受遠離塵囂的綠意;悠然的自然環境也適合生態愛好者賞鳥、觀蝶;更不能錯過的,還有山上農家的美味料理。

位於陽明山小村落上的必比登推介餐廳松竹園以美味的土雞料理聞名,自家飼養雞與山上農家種植的蔬菜是招牌菜色。餐廳提供古早味白斬雞、脆皮雞、燻雞、三杯雞等選項,加上新鮮快炒蔬菜如檳榔花、川七、紅菜與暖心香醇雞湯等散發親切魅力的農家料理,非常受歡迎。
延伸閱讀:三家米其林推薦餐廳白斬雞的美味秘密

而陽明山上的蜿蜒公路間,更隱藏著米其林綠星餐廳陽明春天(士林),這家庭園型的蔬食餐廳佔地 1700 坪,園林石雕的佈置帶有禪意,無肉無奶的精緻中式套餐滋味飽滿。他們對於挑選食材特別用心,搭配自家榨取的種籽油,儀式感十足,吃完彷彿洗滌都市塵囂,身心皆清爽。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素食餐廳推薦

台中新社:菇神、飛花落院
位於台中盆地一隅高地的新社,群山圍繞,氣候微涼濕潤,是著名的花鄉,每年的花海季總吸引大批遊客。此外,這裡盛產優質農作物,例如香菇、葡萄、椪柑、楊桃、高接梨等。到新社走走,能親近農村純樸綠意,也能購買地產新鮮農產,一舉兩得。
延伸閱讀:春蔬入饌:五家米其林推薦餐廳的時令鮮蔬

菇神(新社)是新社一間以菇類料理為主題的火鍋餐廳,置身鄉間道路邊,鄰近皆是果園跟菇寮。老闆家族三代賣菇,重視蕈類的養生效果,放養足齡的古早雞煮成雞湯與不同蕈菇堆疊出鮮美甘甜,風味引人垂涎。店內還有乾燥菇零嘴、菇餅乾與菇麵食等商品,最適合當成旅行伴手禮。

同樣位在新社的飛花落院提供的則是另一種餐飲體驗享受,餐廳位於海拔 465 公尺的千坪竹林間,能飽覽山間美景;而日式庭園山林一草一木悉心打造,以懷石會席料理的形式,呈現融合中日風格的菜餚。菜色雅緻,飯後更可預約茶席品茶。
最近的產地到餐桌:台南田媽媽 長盈海味屋的虱目魚料理
從荷蘭人 17 世紀到訪台灣,即有台南安平魚塭的歷史記載,虱目魚在台南養殖歷史超過四百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台灣食材。虱目魚全魚有 222 根細刺,因此台南當地發展出細膩的去魚刺技術,加上獨到的分切技巧,讓饕客能輕鬆品嘗到魚頭到尾的好滋味。

位於台南北門的田媽媽 長盈海味屋,使用自家養殖的虱目魚製作道地虱目魚料理,是農業部鼓勵農村婦女發展副業的「田媽媽」計劃下成立的餐廳,主打「自產自銷」。餐廳販售香煎魚菲力、香煎魚肚、三杯虱目魚魚腸、虱目魚香腸、魚腱等料理,不同部位搭配不同料理手法,一條魚變化出豐富滋味。
延伸閱讀:台灣必吃海鮮餐廳

品嘗美食後,不妨到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超過兩百年歷史的井仔腳瓦盤鹽田一遊,這個古老鹽田在日落時分的景致,特別令人屏息;或也可到成立於 17 世紀的南鯤鯓代天府一探當地盛行的王爺信仰,體會獨特的濱海農漁業歷史與文化韻味。
如果喜歡吃虱目魚,不要錯過其他入選臺灣米其林指南、提供美味虱目魚的店家:必比登推介阿興虱目魚的酥香的煎魚肚和虱目魚魚腸深受歡迎;位於虱目魚台灣五大產區學甲的永通虱目魚粥,其以新鮮魚骨、魚肉熬煮的高湯,是精華所在;而位於台南市北區的開元路無名虱目魚更是從清晨就人潮絡繹不絕。

跟著野廚認識台灣角落:EMBERS
有的餐廳本身就位於風景名勝處,讓人尋幽訪勝之餘更品嘗到在地美味;而有的餐廳是廚師對於探索在地食材本就有強烈的熱誠,品嘗其菜單,就像透過料理在舌尖旅行一樣。
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就是一家這樣的餐廳,主廚郭庭瑋(Wes)有「野廚」的稱號,喜愛戶外活動的他,深入山林探索野炊與各式植物風味、拜訪原住民部落學習野菜料理和傳統調味方式、轉化豆麴米麴發酵,賦予食材深邃滋味,2025 年,他更開展「雜魚學」的菜單,探索不被重視的「下雜漁獲」料理可能。品嘗他的料理,彷彿透過廚師的手藝,深度探索了台灣飲食文化。

米其林綠星餐廳好嶼也傳遞類似的體驗與感動。餐廳菜單以「山、海、川、原」為主軸,主廚李易晏希望透過美食述說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在菜單中常可吃到他對土地與各族群濃厚的情感與了解,彷彿與他同遊寶島,了解各族群精彩的飲食文化。例如,在他們 2024 年底搬遷後再出發所推出的第一套菜單中,吃得到阿美族將魚生搭配小米辣椒與海水、近海捕捉到的章魚搭配紅樹林潮間帶的海茄苳,又或是不同族群米食主食如小米、在來米與蓬萊米等,多元地呈現出台灣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