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
食材零浪費 三家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的全食材利用菜色
從頭吃到尾、由根吃到葉的飲食概念,考驗著廚師對食材的理解與應用,在使用所有部位的過程中,往往也能挖掘食材不同的風味與價值。
走向源頭 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郭庭瑋的「雜魚學」
不再只鎖定高經濟魚種,EMBERS 主廚郭庭瑋對整批漁獲購得的魚鮮一視同仁,廣泛運用無名雜魚,在新菜單中,將過去被視不具價值的雜魚,華麗變身。
山海樓存續台灣老味道:重現消失的金門土雞
山海樓日前舉辦了一場「金門土雞宴」,邀請多位餐廳主廚齊聚品嘗消失於市場多年的台灣原生品種土雞。這場餐會不僅呈現金門土雞的稀有滋味,也展現了重現台灣古早味一直以來的努力與挑戰。

香港綠星餐廳 Roganic 的台灣食材探險 跨海打造永續盛宴
英國米其林三星餐廳 L'Enclume大廚 Simon Rogan 旗下香港綠星餐廳 Roganic 來台快閃六周,不只帶來整個團隊,還帶來對永續的堅持與精神,精彩在台展現。

餐桌上的自然風景:綠星餐廳 El Molino de Urdániz 大廚 Yárnoz 從西班牙到台北打造的嶄新永續風貌
台北米其林二星餐廳渥達尼斯磨坊本店、位於西班牙納瓦拉的二星餐廳 El Molino de Urdániz 在今年獲得綠星肯定。大廚 David Yárnoz 不僅對家鄉食材生產者和大自然有深入理解與深厚情感,化為菜色與餐桌上的細緻料理,更把這份對食材的投入與情感,也帶到台北。

五道來自米其林綠星餐廳好嶼的料理 讓味蕾漫遊台灣風土
吃完好嶼的一套餐,彷彿深度走訪了一趟台灣,看見從平地到高山、從河川到海洋各種季節、各種地景與風貌。

米其林綠星餐廳 THOMAS CHIEN 大廚簡天才的綠色心內話
從食材選用、菜單蔬食比例、空間建材到綠色教育,在通往綠色的路上,大廚簡天才持續創新,不畏成為產業的領先者。這強烈行動力的背後,在於他相信「持續進步的力量」,更與他總是與人為善的態度,息息相關。

什麼是米其林綠星?
米其林綠星在 2020 年法國米其林指南發布時首次公開,現在已在各地指南中推出,綠星是最新的米其林指南獎項,一起來瞭解這個綠色的肯定。
JL Studio 大廚林恬耀的靈感發想之旅
對 JL Studio 大廚林恬耀來說,做菜沒有 SOP,卻有 JL Studio 希望傳承新加坡文化與表現台灣食材的核心,以及一直以來他堅持的態度:開放心胸,不斷打破框架。
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郭庭瑋:傾聽食材 就像感受與人的互動
對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郭庭瑋來說,打開感官,挖掘每樣食材的內在,建立對它認知的脈絡,想像它的風味的發展,是身為廚師最初始的原動力,也 是最美好的一環之一。
台中米其林一星鹽之華餐廳主廚黎俞君:守護一份「信任」
對食材講究、對細節一絲不苟、日日鎮守廚房、親力親為、費盡心思創作新菜色——大廚黎俞君為不辜負客人將重要日子交付給自己的信任,總是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