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Gastronomy 3 分鐘 2025年1月20日

走向源頭 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郭庭瑋的「雜魚學」

不再只鎖定高經濟魚種,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改為買下整艘漁獲,並在新菜單將雜魚華麗變身,以廚師的角度,對海洋資源耗竭的議題,提出新的可能與思考。

對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 主廚兼經營者郭庭瑋(Wes Guo)來說,這近年他反覆思量的命題,是市場上多數以季為單位的菜單演繹,並不等同於理解食材與完整表現食材優點;而藉由打造新菜單以回應市場的作法,更難以協助源頭帶動永續發生。

因此,他打破以「季」更新的常規,而期待以年度為期熟透單一食材的無限可能。2023 年春季,他首度推出「全植菜單」,與 EMBERS 團隊將單株植物食材拆解出「根、莖、花、果、葉、籽、芽」,並依循節氣變化不斷調整烹調方式。

延伸閱讀:什麼是米其林綠星?

EMBERS 主廚郭庭瑋期待以年度為期熟透單一食材的無限可能。(©EMBERS)
EMBERS 主廚郭庭瑋期待以年度為期熟透單一食材的無限可能。(©EMBERS)

2024 年底,他則帶來「雜魚學」菜單,呈現 EMBERS 對海洋資源消耗的反思。如何「讓漁獲有最好的利用」,是他念茲在茲的終點站:當拖網捕撈(bottom trawling fishing)成為漁業主流,卻因大量混獲讓每網僅有約四成為具經濟價值的魚種,而造成近六成的雜魚無謂犧牲時,在漁家奮力維持生計與生態保育間的平衡點,彷彿無解。

廣用雜魚 是道德的事

「既然無法改變作業方式,我能做的,就是讓每一網被捕撈的雜魚妥善運用,發揮最大的經濟價值,進而帶動原先要下網三次、變成只要兩次,減少無謂耗損發生。」他說。這樣的思考,確立了 EMBERS 全新菜單的核心思維:「不太挑選魚種、廣泛運用雜魚。」

延伸閱讀:世界地球日:亞洲米其林綠星餐廳如何投入綠色永續作為?

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EMBERS)
米其林綠星餐廳 EMBERS。(©EMBERS)

Wes 也觀察到,「台灣消費者對海鮮有個超高的一致性期待,即是對『鮮味與口感極大化的需求』,大家著迷於追逐油脂豐厚的口感、最好入口即化、鮮甜有味。」也正因如此,限縮了多數魚種肉質與可料理條件的發展與想像,市場也變得偏好特定魚種,其餘許多被捕獲的雜魚即被丟棄,或攪打成醬製成魚飼料、再餵食養殖魚。

決心為雜魚發聲, Wes 不再只鎖定高經濟魚種,而改為買下整艘漁獲,更與漁家溝通雜魚的潛力效益,希望從鬆動傳統供需鏈開始,向上帶動永續發展。謙稱因為性格「憨慢」(台語有「不夠機敏、笨拙」的意涵),所以常做別人眼中的「憨事」,但 Wes 許下宏願:「我想讓每隻雜魚未來都有自己的名字、都能被消費者看見!」

延伸閱讀:台灣必吃海鮮餐廳

金山一帶已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世界唯一、幾近失傳的古老漁法「蹦火仔」,須利用閃光刺目的磺火補撈,雖已獲觀光單位認可為歷史文化資產。(©EMBERS)
金山一帶已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世界唯一、幾近失傳的古老漁法「蹦火仔」,須利用閃光刺目的磺火補撈,雖已獲觀光單位認可為歷史文化資產。(©EMBERS)

做菜如作學 雜魚全部位華麗變身

正因雜魚不止如此,除了此季菜單直接以「雜魚學」命名點題,搭配當季盛產的高經濟魚種,雜魚各部位也分別華麗變身:甲殼、軟足類以發酵製作為「醢」,帶內臟的魚則發酵為「魚露」,大型雜魚骨幹則先烤再以自製鹽麴液分解、熬煉成「油」,或以海藻、魚皮或蔬菜調和為不同風味強度的調味鹽。

此外,多數烹調採「高湯」賦予味覺深度的手法,在此次菜單則改為直接取用來自綠島、鹹度 3% 的過濾海水,回歸一種既飽滿又原始的風味張力。

金山一帶已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世界唯一、幾近失傳的古老漁法「蹦火仔」,須利用閃光刺目的磺火補撈,雖已獲觀光單位認可為歷史文化資產,但主角魚種「青鱗魚」因魚刺極多,難受食客青睞,每當遇到捕撈,便如同被迫出演的臨時演員,結束後只能淪為雜魚醬、打碎製為魚粉等用途。

賦予價值 打造雜魚經濟的一百種可能

於是「雜魚學」菜單中以金山物產為基礎所發展的「青鱗。金山味噌湯」,由青鱗魚首次擔綱主角獨挑大樑,以蘋果木燻烤為魚乾後用於高湯、製成魚露。金山盛產的地瓜以青鱗魚露醃漬後,再以炭火焙烤轉化為如味噌濃稠的質地,鹹甜帶鮮;而後淋上以青鱗魚乾慢煮、並以青鱗魚露簡單調味的清湯底、拌開地瓜,即成一碗海味幽微的「金山味噌湯」。「希望這道菜未來能夠回到那個鄉鎮,讓青鱗魚往後成為漁民眼中更具價值的商品,在感受過震撼感官的『蹦火仔』漁法後,在港口就有美味的青鱗魚可嘗鮮,不再是為表演而殞落的無名魚。」當主廚將雜魚展現出「價值」,就能帶動市場跳脫以「價格」主觀定義優劣好壞的思維。

利用自製調味衍生創作的「楊桃。蝦」。(©林沛縈)
利用自製調味衍生創作的「楊桃。蝦」。(©林沛縈)

利用自製調味衍生創作的「楊桃。蝦」,則利用南部傳統大量用於加工製品的蝦母、蝦苗發酵成「醢」的作法,自製調味醬汁。海水醃漬過的楊桃,刷上由蝦製成的「醢」醬反覆炙烤脫水;加上在海水中浸漬的牡丹生蝦,以茴香花鹽調味後疊上楊桃,與蝦膏、炸至酥脆的蝦頭一起呈現,表現生蝦、熟蝦自質地、風味到製法上完全對比的飲食體驗。

由東方琉璃蝦製作成「白丁。冰淇淋」,搭配蘋果、酸味鮮奶油與蝦乾。(©林沛縈)
由東方琉璃蝦製作成「白丁。冰淇淋」,搭配蘋果、酸味鮮奶油與蝦乾。(©林沛縈)

而「東方琉璃蝦」過去因體型過小無蝦仁可用,常淪為製程更加粗糙的加工蝦皮或蝦粉等製品。Wes 卻發現,「東方琉璃蝦新鮮時異常鮮美,因此我決定完整保留牠的味道,轉譯成讓人出乎意料的滋味。」他因此將東方琉璃蝦製作成「白丁。冰淇淋」,搭配蘋果、酸味鮮奶油與蝦乾,成為餐後的驚喜亮點。

對 Wes 來說,料理始終是自由的,不論使用低價魚種、雜魚、或是因應資源消耗與極端氣候而用養殖魚種,各選擇並不在於「哪一種才最好」,而是能否提出新的「可能性」,透過料理和消費者溝通亟需關注的議題。

首圖©EMBERS

延伸閱讀:餐桌上的自然風景:綠星餐廳 El Molino de Urdániz 大廚 Yárnoz 從西班牙到台北打造的嶄新永續風貌

Sustainable Gastronomy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选择您的入住日期
USD的價格,1晚,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