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連的壯麗景觀、街頭小吃到精緻餐飲樣樣精彩的美食魅力、安全便利友善的環境與人民 —— 台灣在世界旅遊版圖上,向來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2025年,台灣的旅遊樣貌更豐富繽紛,值得重新探索。
2025 年,臺灣米其林指南首度將新北市、新竹縣與新竹市納入評鑑,為島嶼美食地圖寫下新頁;新北市美術館、台中勤美術館等場域陸續開幕,串聯嶄新藝文軸線;加上世界級的宗教活動、展覽、演唱會與賽事連番登場,吸引數百萬人次湧入參與。
無論初訪或回訪,短暫停留或是深度慢旅,台灣獨特而多元的旅遊風貌,連年精彩。

1. 美食場景多元、風格包羅萬象
從精緻餐飲到街頭小吃,台灣飲食風格包羅萬象。2025年,臺灣米其林指南首度納入新北市與新竹縣市,為全台美食版圖注入新氣象。新北市豐富的地理與族群背景,使其坐擁山珍海味;新竹則以客庄飲食與頗具歷史的傳統小吃著稱,同時展現精緻餐飲潛力。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剛剛公布,今年首度納入新北市、新竹市與新竹縣,共有超過 400 家餐廳、涵蓋近六十多種料理種類入選。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完整名單揭曉 8 家餐廳首獲一星肯定 3 家晉升二星餐廳
七大縣市的入選名單展現了台灣飲食的多元風貌。三十七家新入選必比登推介店家,從滷肉飯、牛肉麵、刈包等撫慰人心的經典小吃,到台南的羊肉湯、新北永和的豆漿,以及新竹的客家粄條與菜包,都是值得一再回訪的在地滋味。
此外,今年共有十一家新晉升或新入選星級餐廳,有海外名廚或名店在台展店,也有在地養成或海外落地生根的大廚們,在精湛廚藝裡都融入了在地元素與感情,打造只有在台灣才能嚐到的獨特美味。不論是囊括綠星與一星的好嶼主廚李易晏、獲得年度開業大獎的心宴主廚楊光宗,或晉升二星的盈科主廚稗田良平等,都透過餐盤訴說對這片土地的摯情,體現出台灣飲食文化的獨特價值。

2. 亞洲精彩進行式:與全球文化共鳴共振
台北大巨蛋作為全台最大室內棒球場,可容納約四萬名球賽觀眾、近六萬演唱會人次,並結合百貨、影城與主題餐廳,打造多功能娛樂聚落,2024 年底開放非賽事活動後,更使其成為台灣娛樂新地標,2026 年一月將迎來韓國兩大音樂頒獎典禮之一的「金唱片頒獎典禮」。高雄也不遑多讓,九月底,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將舉辦樂壇巨星 STING 演唱會,十月中旬,BLACKPINK 世界巡迴演唱會在高雄國家體育場登場,伍佰則將在十一月底於高雄巨蛋開唱。

藝文展演亦精彩不斷,至九月底前,台北富邦美術館展出包括莫內《睡蓮》等五十二幅印象派大師真跡,是國際巡迴的亞洲壓軸站;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作品亦首度來台,十月中前,於故宮展出八十一幅經典名作;九月底前,奈良美智在金瓜石舉辦特展,為美麗山城帶來藝術之光。

更有新落成場域,如新北市美術館(鄰近鶯歌火車站),以數千支鋁管構築仿蘆葦的奇趣外觀,搭配河道、沙坑、草地,成為親子休憩新亮點;隈研吾設計的台中勤美術館與地景共生、猶如城市綠洲;八月開幕的台中海生館設有十公尺深巨型展示缸;而高雄新車站及綠之丘天棚圓頂,也讓城市風貌煥然一新,展現台灣作為亞洲精彩發生地的活力與動能。

3. 蘊藏驚喜的生態天堂
雖然台灣人口稠密,森林覆蓋率仍達六成,為全球平均值兩倍,自然景觀向來是一大亮點。中央山脈縱貫南北,孕育台灣百岳與世界級登山路線,陽明山、玉山、壽山等國家公園設有完善步道,讓人輕鬆親近自然。台灣還擁有超過六百種野生鳥類、近四百種蝴蝶,生態多樣性驚人,堪稱亞洲自然寶庫。
沿海景觀同樣令人驚豔,花東縱谷與東部斷崖壯麗非凡,東北角野柳的海蝕地形,蔚為奇觀。西部的台江國家公園是國際級濕地生態重地,高雄旗津與西子灣的夕陽美景,令人流連。潛水愛好者可前往綠島、蘭嶼、墾丁與東北角龍洞,其中蘭嶼的水下斷崖與八代灣沉船遺址,更是世界級潛點。無論登山、健行、潛水、衝浪等,戶外活動愛好者都能在台灣找到絕佳場域。
延伸閱讀:愛海者的高雄美食、住宿與旅遊終極指南

4. 令人怦然心動的四季慢旅
台灣四季分明,每個季節皆有適合的旅遊主題。春天可欣賞新社花海、陽明山花季等燦爛花景;夏季除了水上活動,還能參加澎湖花火節、熱氣球嘉年華與台灣仲夏節等活動。台灣多年來積極推動永續旅遊,公共交通如鐵道、公車四通八達,各地步道與自行車道也規劃完善。阿里山林鐵歷經十五年重建,2024 年全面復駛,兩輛主題列車也頗受矚目:結合永續精神的福森號,車廂以紅檜與扁柏木打造;栩悅號則為生態導覽列車,車體設計靈感來自台灣特有種「栗背林鴝」的藍黃配色。日月潭自行車道亦於近年完成整修,新增伊達邵段,連接商圈與景點,便利旅人遊覽湖畔風光。
延伸閱讀:在臺北臺中騎自行車享受米其林美食

秋日不妨搭乘阿里山森林鐵道列車,享受悠閒的山林慢旅,或騎行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盡覽湖光山色。冬季則可前往北投、烏來、谷關、知本等溫泉勝地,享受湯泉浸潤的療癒時光。

5. 親身見證流動的歷史
從台北大稻埕的百年茶香、新竹都城隍廟的香火祈願,到九份山城蜿蜒的老街巷弄(左圖 ©MICHELIN),台灣的大城小鎮,處處可見歷代文化與族群交融的刻痕,更動人的是其中流露的人情溫暖與生活韻味。延伸閱讀:到大稻埕吃什麼?11 家米其林推薦美食

若想親身參與這些流動的歷史,傳統節慶是最佳起點。新北平溪天燈節、台南鹽水蜂炮、大甲媽祖遶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展現閩南族群的信仰與民俗。而原住民文化則遍布於山林部落,如新北烏來的泰雅文化季、新竹司馬庫斯與高雄那瑪夏等地,也蘊含泰雅、布農、排灣等族群的生活智慧與儀式文化。
每年四、五月舉辦的新竹內灣桐花祭、農曆七月的新埔義民祭與秋季北埔柿餅節等客庄活動,則顯現新竹作為客家重鎮的背景;台中東勢、新社與高雄美濃等地,都洋溢濃厚客家色彩。走訪客庄,別忘了品嘗擂茶、麻糬、粄條等傳統美食,體驗竹編、藍染等傳統工藝之美,近身體驗隱身在各小鎮裡的絕美風光與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