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園的一天,要從凌晨三、四點開始。
每天凌晨宰殺的溫體放山嫩母雞,得立刻下鍋煮到八分熟,再浸燜逼出鮮亮雞汁。這些雞汁,全都會被閃著亮黃色的雞皮封在皮肉間。早上 7 點,這些飽滿油亮的雞肉便會一隻隻被掛起來放涼,待 11 點半餐廳開門,幾乎每桌都會來上一碟這茂園最著名的「白斬雞」。
![第二代繼承人標一鋒 copy.jpg](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05/04/266bdab9fe7848c6853dc5a175fddaea_%E7%AC%AC%E4%BA%8C%E4%BB%A3%E7%B9%BC%E6%89%BF%E4%BA%BA%E6%A8%99%E4%B8%80%E9%8B%92+copy.jpg)
只見客人一點,師傅熟練地斬件剁塊,滑嫩雞汁早在雞皮下凝出一層薄薄透亮的皮凍,配上 Q 彈雞皮與軟嫩雞肉,淡淡鹹香中滿是雞肉甜味,而紅泥狀的骨髓,則是這幅餐桌美景最後的一方朱印。
「白斬雞非用當天的溫體雞不可,絕對不能用冰過的冷凍或冷藏肉,只要一冰過,雞馬上就會過軟,甚至連味道都少好幾分。」從母親手上接下 40 年老店茂園的第三代標一鋒(左圖)這麼說。
日常台菜的時間淬煉
「台菜」近年來成為顯學。標一鋒說:「其實台菜餐廳真的不算多,」他屈指算著一間間台菜館:「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台菜餐廳,許多都是延襲『酒家菜』的精緻料理,出的是考驗技巧、刀功的大菜;但若扣掉海產攤,以家常菜色為主的台菜館並不多。」
![每日進貨的新鮮海產。](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05/04/3bb3ed070a3d42a591c31823fd816fea_%E6%AF%8F%E6%97%A5%E9%80%B2%E8%B2%A8%E7%9A%84%E6%96%B0%E9%AE%AE%E6%B5%B7%E7%94%A201+copy.jpg)
「台菜在我的眼中就是家常滋味,畢竟宴客菜不是天天吃。」不過,就連標一鋒自己都說,客人常拿茂園的菜跟自己媽媽的「秘方」比較,每人口中心裡一把尺,他如何應對?「對現代人來說,家常台菜其實就是好食材,以及時間的淬煉」。
延伸閱讀:台菜技巧:半煎煮
![扁魚白菜魯](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05/04/52549c34b2714a5aada20e4deca8bffc_%E6%89%81%E9%AD%9A%E7%99%BD%E8%8F%9C%E9%AD%AF01+copy.jpg)
當時只道是尋常
茂園的熟客必有幾道每回必點的「心頭好」,有些菜得嚐鮮,「蒜泥鮮蚵」、「鹹酥小卷」屬此類;不過,大部份受歡迎的菜色,都有著「時間」的元素,那種可以好好整治食材過冬,又或是慢慢熬煮八方滋味的人生靜好。
「鹽冬瓜蒸時節鮮魚」做法看似簡單,不過是當日鮮魚以常見的鹽冬瓜醬大火蒸熟。但那魚在入鍋前,得先用滾水川燙去除碎鱗片雜質,鹽冬瓜則是家中舅媽與嬸嬸親自釀製,時間換來的鹹香入口盡是甘甜尾韻。
![花菜干炒木耳](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05/04/74a15c79347640dea27dfe5b2432831a_%E8%8A%B1%E8%8F%9C%E5%B9%B2%E7%82%92%E6%9C%A8%E8%80%B3+copy.jpg)
另一道「花菜干炒木耳」,選用來自彰化農家自製的花菜干炒製,每年產量僅約 300 公斤,肥厚有嚼勁,是太陽與時間的恩賜;「老菜脯排骨湯」則用上了 5 至 10 年的老菜脯與排骨同燉,甜味滿溢。
極受歡迎的「扁魚白菜滷」也是一個「費時菜」:蛋酥、魚皮、金茸、肉絲、蝦米需個別炒過爆香,再與川燙後的白菜滾一個多小時。扁魚則需耐心以小火炸熟炸香再細磨成粉,最後下到白菜滷中畫龍點睛,這道菜是茂園每天早上在白斬雞後就得跟時間賽跑做的第二道菜,燉得愈久,白菜滷便更入味。
「家常台菜技巧沒有那麼華麗,很多時間是花在食材調理上。」在標一鋒眼中,那種花時間的態度,正是現代人為忙於三餐一宿而缺乏的那種「農閒」情調。
![鹽冬瓜蒸時節鮮魚](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05/04/06aa49aadf7240f6bd7454262a2619e7_%E9%B9%BD%E5%86%AC%E7%93%9C%E8%92%B8%E6%99%82%E7%AF%80%E9%AE%AE%E9%AD%9A+copy.jpg)
樂見台菜年輕化
作為餐廳第三代,標一鋒當然希望能將茂園永續經營與傳承。他坦言,目前他與弟弟加上 11 位廚師及十數位外場,每個餐期必滿座的盛況,的確讓他們感到辛勞。
還好老客人的關懷一直都在:「甚至有老客人幫我們出菜單的意見。像是現在桌菜中的紅蟳南瓜米粉,就是老客人建議我們,在招牌南瓜米粉上加上澎湃的紅蟳所結合的。」在他眼中,獲得必比登推介後的最大影響,就是「年輕客人變多了!」
當時年輕的阿舍們口中的「日常」,現在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復古懷舊」,這也是種老店變遷的時代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