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用餐喜歡坐圓桌,遇上壽司店才肯坐板前。其實坐吧檯用餐大有驚喜,不僅與同餐友人肩並肩比面對面更親密;顧名思義,吧檯位除了經常面對首席調酒師,更多時候是面對開放廚房,宛如坐在 Chef’s Table 般近身觀賞主廚做菜秀,未上菜前還能先由嗅覺帶領食慾,更有機會一窺別桌餐點堂奧!
《米其林指南》深知坐吧檯座位的好處,指南針對有吧檯位的餐廳,設有「櫃檯式」(Counter)圖示。這 5 間獲得米其林推薦的異國餐廳,每間都有暗藏玄機的吧檯位,訂位時請指名。
延伸閱讀:你認識這些米其林標誌嗎?
教父牛排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一星
吧檯座位數:12
走入教父牛排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挑高五米天花下那盞以台灣高山原生種蝴蝶為靈感的吊燈,以及燈下12人座的雄偉高腳吧台,與餐廳後方的透明廚房及酒櫃互相呼應。坐在這裡,不僅可以享用鄧有癸及吳曉芳兩位主廚的星級牛排料理,還能看著首席調酒師陳璟煜為你用琴酒、伯爵茶、檸檬汁與苦艾酒調出一杯招牌的「柏格曼汀尼」,來搭配你的碳烤章魚腳前菜,又或是從餐廳充滿創意的The Pink、Club、Daylight與加入茶的Tea Fragrant四類調酒中,任點一杯享受人生。
Longtail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一星
吧檯座位數:15
指南推薦可在傍晚先來 Longtail「寫意且富格調」的吧台小酌一杯,再享用主廚林明健與陳俊佑以融和手法呈現的當代歐陸創意料理。創意調酒是 Longtail 的重點之一,所以吧台區以西班牙幾何花磚打造出帶有殖民地風格的餐廳亮點,既可用餐又能近距離與 bartender 互動。吃完搭配甜玉米、Pecorino 及泰國香檸皮的義大利鴨肝餃後,請點一份配上醬油焦糖與咖啡冰淇淋的招牌甜點法式咖椰吐司,記得請調酒師幫你調杯同樣帶有班蘭葉香氣的招牌 Mojito 做收尾。
Chou Chou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餐盤推薦
吧檯座位數:12
Chou Chou 以 Brasserie 的形式,呈現主廚在名廚 Jean-Georges Vongerichten 身邊超過 14 年的經歷,亦增添了個人的獨到創意。這裡的吧檯以白色大理石打造,面對寬闊的開放式廚房,不僅能看見廚師們順暢的工作動線,還能觀賞到廚房內冷熱食及甜點炸作流程,就連以比照法國布列斯雞養殖的「桂丁雞」製作的法式烤全雞,或是每日限定一隻的烤全鴨,這裡都是香氣四溢的「搖滾區」。比起需要正襟危坐的傳統法式餐廳,這裡更多一份親和感。一人來也不突兀,點上一份油封鴨腿,看、聽、聞著它在開放廚房內香煎,讓味覺充滿期待。
Gēn Creative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餐盤推薦
吧檯座位數:6
三位分別來自台灣、韓國與瓜地馬拉的合夥人,在台灣開了這間名為「根/ Gēn」的創意料理餐廳,既然廚房像是個小聯合國,又走創意路數,用開放廚房搭配吧台自然是個展現手法的好機會,餐廳還特別在排煙及空調上下了心思,避免過多油煙味擾人,就連中島的高腳座位都能透過鏡子反射看見廚師們忙碌的身影。坐上吧檯區,可以一窺主廚把切細洋蔥炒到焦糖化,再與酸奶油一起打成洋蔥沾醬(Onion Dip,撒上甜豆或長豆後沾全麥薄餅麵包吃);或是看著你點的屏東豬五花 Bossam 碳烤出逼人香氣。
nkụ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餐盤推薦
吧檯座位數:5
廚師團隊平均年紀只有 25 歲,nkụ 主打北歐風格與柴燒料理,開放廚房前僅有 5 張吧檯座位,每張都面對著餐廳亮點的磚窯與燒烤爐。木柴在經過這個磚窯「除濕」後,能降低直火燒烤各種食材時產生的煙量,可謂「柴燒料理」靈魂所在。坐上吧檯可感受到食材在明火上激烈燒烤的能量與香氣,還能看到主廚們以細緻動作將這些柴燒後的食材在盤中擺出令人驚艷的效果。菜單直接不花俏,採用北歐油漬的沙丁魚,與烤軟煎上色再拌上底部焦化的鮮奶油、點上「白魚子醬」(秋葵籽)的日本山藥,都是招牌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