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話實說 2 分鐘 2018年5月27日

摘星那一天:教父牛排的鄧有癸、吳曉芳

位於台北的牛排館「教父牛排」,獲得米其林一星,背後有賴經營者鄧有癸和行政總廚吳曉芳的領導和努力。我們邀請他們兩位,分享摘星那一天的喜悅。

鄧有癸的名號,在台灣的牛排饕客心中肯定有一個重要位置。日式廚房出身的他以嚴謹的管理風格,從國賓飯店的 A-Cut、維多麗亞酒店 N°168 Prime牛排館,到今日的教父牛排,一路在台北頂級牛排館地圖上,打下一個個地標。

40 多年的牛排調理歲月中,他鑽研各種牛排料理手法:鐵板燒、電烤箱、瓦斯烤箱、舒肥……直到 5 年前引進台灣第一座「木香烤爐」,以白橡木、胡桃木與櫻桃木,再搭配台灣龍眼炭燻烤,創造出專屬教父牛排的獨特風味。

教父牛排的鄧有癸(左)與主廚吳曉芳(右)
教父牛排的鄧有癸(左)與主廚吳曉芳(右)
傳承這個宛若簽名特色的吳曉芳,與鄧有癸工作超過10年。原本只是餐廳工讀生的她,在晶華酒店西餐行政主廚 Charles Saunders 的啟發下,進入美國烹飪學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學藝,CIA 帶給她極為完整並有系統的養成,遇上一切要求「準度」的鄧有癸,這段師徒關係可謂天造地設。在鄧有癸口中,她在廚房中是「氣定神閒,存在感強,深度夠」的天才型主廚。
教父牛排的美國頂級老饕牛排
教父牛排的美國頂級老饕牛排

「Ticket Time 在跑的時候,壓力是排山倒海的。任何一個流程慢了一步,或是溫度一錯,出菜就馬上塞車。」鄧有癸喜歡萬事有條理不偏不倚正中靶心,吳曉芳正好以她的耐心與勤奮胸懷,穩穩承上啟下:「我喜歡先做好準備,並且隨時注意細節並簡化控單程序,為自己掌握更多時間。」在她眼中,鄧有癸則是一直引導她至臻完美的重要導師。

現在,我們請鄧有癸與吳曉芳分享他們摘星那一天的喜悅。

教父牛排的餐區
教父牛排的餐區

第一次接觸《米其林指南》是什麼時候?
鄧有癸:知道米其林指南,並在出國考察的旅途中去搜尋美食,已經有接近20年。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則是2008年第一版東京米其林。至今我與團隊已經靠著這本指南造訪過香港、東京、紐約還有歐洲各地的摘星牛排館。最好奇每年的星級變化。
吳曉芳:大學時第一次聽到,但第一次看到書已經在CIA。當時餐飲經驗還不多,這本指南就是我對高端餐飲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獲得米其林星時,在想什麼?
鄧有癸:非常開心,第一個念頭是同事們辛苦時間很多,我要求又很嚴格,對他們有點不好意思,真心謝謝他們了。
吳曉芳:
開心之外,讓我肯定自己一路辛苦完全沒有走錯路。

這次帶領餐廳摘星,如何慶祝?
鄧有癸:那天大概開了十幾瓶香檳吧!從會場回來後,我與團隊先在店裡慶祝,等參加晚宴的經理們回來,我們又繼續補喝!

《米其林指南》對你的事業有什麼影響?
鄧有癸:除了加深我對自己事業的肯定與激勵,如果未來餐廳有機會到台灣以外拓點,我會很放心米其林的嚴謹標準將會是世界一致的。
吳曉芳:我還不確定未來會有什麼影響,但肯定的是讓我再次確認這條路走得沒錯,未來會更加努力。

你想給有意摘星的年輕廚師們的建議是什麼?
鄧有癸:要回歸源頭磨鍊基本功與知識,例如食材的認知與使用方法,還要鍛鍊廚房技巧,才能踏實進階到更高的位置,未來也更有機會整合出絕佳的廚房。
吳曉芳:餐飲業不能只是技術,把功夫底子打好外,更要多讀一點書累積能量,才能更上層樓。

文中圖片由教父牛排提供。

延伸閱讀:更多摘星那一天的故事

食話實說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