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米其林一星餐廳教父牛排執行長鄧有癸進入餐飲業就要滿 50 年了。
被業界尊為「牛排教父」的他從不諱言,自己當初進入鐵板燒這一行,只是為圖個溫飽。「剛開始就是怕沒有工作,對工作的需求度就是獲取溫飽。」鄧有癸說,在進入餐飲業前他還失業了一個月,生活與經濟的壓力是他開始工作時的動力。
延伸閱讀:大廚招牌菜:教父牛排的老饕牛排
但到了當兵前後,他已經站上鐵板燒台前,對於「怎樣把料理做好」產生了很多問號。那時他也開始接觸怎樣取得食材、以及其他餐廳管理、市場競爭等各種面向。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轉捩點,激勵他越鑽越深。
第二個轉捩點在他 30 歲那一年第一次出國旅行。「你開始發現這個世界非常不一樣。」他說,走進世界,會看到自己與世界的落差,變得更好、做得更多的想法與壓力也就出現。
一路走來,他研究與不斷前進的腳步不曾停歇:研究牛肉、研究廚房設備、研究空間、與國外交流、關注國內外的最新趨勢等。「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你自己要不斷努力,才能精益求精。」他說,喜歡打高爾夫球,一方面也是因為打高爾夫球的精神和心態和做料理很像,當做得不好的時候,責備其他人沒有用,只有反求諸己,自律、自省。
延伸閱讀:米其林指南台北台中推薦鐵板燒餐廳
這種研究與不斷求進步的精神,也體現在他的餐廳管理上。他發現大部分第一線接觸客人的員工,都是最資淺的,而管理人員在營運時間、需要回應問題時卻不在現場。因此他決定直接面對消費者,幾乎日日到餐廳支援,看料理、看服務、看與客人的互動,就算要與主管開會,也要在現場開,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也解決問題。
回顧過去的五十年餐飲生涯,鄧有癸說,做這一行,對料理要有一種飢渴,要把心放進去。這樣不斷求進步、不斷學習的過程儘管會是壓力,卻也很享受,因為客人回饋與滿意度就是最大的驅動力。
「當初那一個站在鐵板燒前面,那一餐燒下來客人滿意度很高,給我很大的回饋跟一個驅動力。」他說。「小小的一組客人, 然後慢慢擴大到很多的客人,這個是我們最大的回饋。」
延伸閱讀:牛排教父鄧有癸送上完美溫度牛排的三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