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尋真 2 分鐘 2020年9月25日

關於摩摩喳喳,你知道多少?

一般認為是泰國甜點經典的「摩摩喳喳」其實原稱「羅蜜」,兩者從吃法、用料各有異同與講究。但無論吃冰還吃熱,吃稀還吃稠,配料愛加什麼,飯後一碗繽紛多彩的甜美滋味,總是令人心滿意足。

對多數人來說,到泰國菜餐廳吃飯,最終來個摩摩喳喳一點也不奇怪,甚至被視為泰國甜點裡的經典。不過,你知道多數吃到的摩摩喳喳並非真正的摩摩喳喳,而是羅蜜「(Ruammit)」嗎?

它在泰國的本名並非摩摩喳喳,而是泰文「羅蜜(Ruammit)」,它也並非泰國獨有,新馬、泰國、越南、印尼等地都有它的蹤跡,各地的配料跟吃法也不大相同。

羅蜜與摩摩喳喳的差異

為什麼這道甜品在台灣的泰國菜餐廳裡,被稱摩摩喳喳而不稱為「羅蜜」呢?曾被視為台灣泰菜泰斗的中泰賓館 Thai & Thai 餐廳,在 20 年前就以「摩摩喳喳」為這道甜點命名。曾參與過前 Thai & Thai 餐廳、現任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米其林餐盤推薦餐廳 Thai & Thai 協理趙駿騰表示,當時覺得「羅蜜」唸起來拗口,而且許多泰國人認為它源於馬來西亞,於是就借用馬來語「Bubur Chacha」。「依照發音翻成中文摩摩喳喳,好叫又好記。」

延伸閱讀:米其林評審員對 Thai & Thai 的評語

「羅蜜」在泰文是「Ruam」與「Mit」兩個單字的結合,前者指「加在一起」、後者指「朋友」,結合起來有「什錦」之意。到泰國旅遊若想吃這道甜品,就要指名羅蜜而非摩摩喳喳,不過或許是在印尼、新馬都稱摩摩喳喳,摩摩喳喳叫法更為普遍,所以在泰國多數觀光地區也是通用的。

那麼「Bubur Chacha」又是什麼意思呢?同樣是「Bubur」與「Chacha」兩個單字的結合,前者指「(如粥)稠狀物」、後者指「綜合」之意。

延伸閱讀:10 種泰國街頭小吃

摩摩喳喳 bubur cha cha 新馬 (Copy).jpg

從名稱上的不同,可以得知兩者在成品上有一定的異同性——兩者都是配料多樣;羅蜜是冰的(首圖,資料照片)、摩摩喳喳是熱的;羅蜜是稀的、摩摩喳喳是稠的。此甜品的由來眾說紛紜,源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說法皆有。有趣的是,有些泰國人認為兩款是相同的甜品,而有些馬來西亞人則認為兩款是截然不同的甜品(右圖,Bubur cha cha,資料照片)。

從地理位置的分佈來說,羅蜜在全泰國、一年四季都吃得到,尤其在四季炎熱的泰國中、南部更為密集;馬來西亞則多分布於北馬,到了中、南馬只有在娘惹餐廳裡才吃得到,在馬來西亞尤其被視為華人食物,華人移民會在元宵節那天吃摩摩喳喳。

而以吃法來說,羅蜜像台灣剉冰,可以從攤子上擺設的亞達子、玉米粒、芋頭、紅豆等 20 多款配料中任選數款,最後配上碎冰、椰奶與椰糖。馬來西亞檳城美食作家張麗珠表示,椰奶遇冷會凝結成碎塊,影響口感,因此摩摩喳喳是吃熱的,配料有限,一般約在五、六款。

延伸閱讀:10 道美味傳統馬來糕粿

泰_文華東方_Thai&Thai_摩摩喳喳_16 (Copy).jpg

羅蜜與摩摩喳喳的講究

現代人講究時效性,很多羅蜜已經使用半成品或罐頭產品,失去了傳統工序。Thai & Thai 餐廳甜點主廚  Sumalee Visedsri 表示,傳統羅蜜很費手工且重視色彩的表現。Thai & Thai 的羅蜜(菜單標示摩摩喳喳,左圖,陳靜宜攝)就使用了當地具代表性的品項:紅色的荸薺、黃色的米圓、綠色的粉條、白色的亞達子、熱帶水果的代表波羅蜜。

其中荸薺是切丁後用甜菜根染紅,再裹太白粉水煮,口感外滑內脆。米圓是用南瓜與在來米粉染色製作而成。綠色粉條則是用斑蘭葉染色,將粉糰從細孔中壓出成條,入滾水中煮熟成形。其中必要的關鍵是椰奶、椰糖與斑蘭葉糖水的氣味,她認為,少了這三者就不能稱為羅蜜。

延伸閱讀:食譜:新加坡米其林一星餐廳 Candlenut 的斑蘭戚風蛋糕

新馬的摩摩喳喳配料不會放荸薺、米圓、粉條與波羅蜜,但會放亞達子。也不放椰糖,而是使用白糖。另外還會有地瓜、芋頭、西米露、粉紅色的木薯塊等。比起衝數量,摩摩喳喳更講究品質,芋頭、地瓜不能生硬乾柴,娘惹餐廳裡會把兩者煮到鬆軟入味;一般店家會把芋頭、地瓜切丁,娘惹餐廳則會把兩者切成扁菱形,講究美觀,吃起來濃稠入粥。

發現了兩者的差異之後,以後到餐廳裡,你會想點泰國版的羅蜜還是新馬版的摩摩喳喳呢?

延伸閱讀:食譜:泰式椰奶冰淇淋

美味尋真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