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廚藝 2 分鐘 2024年1月17日

大廚招牌菜:INITA 主廚萩本郡大的生牛肉韃靼銅鑼燒

米其林一星餐廳 INITA 的生牛肉韃靼銅鑼燒——銅鑼燒的外型、北義大利經典傳統菜的靈感、使用台灣在地黃牛製成的生牛肉韃靼,具體地闡述了 INITA「生於日本、歷練於義大利、落地生根於台灣」的核心理念。

米其林一星餐廳 INITA 的前菜:生牛肉韃靼銅鑼燒(Italy Meets Japan: Dorayaki e Tartare),是讓許多饕客無論造訪幾次,都仍感魂牽夢縈的料理。

銅鑼燒的外型、北義大利經典傳統菜的靈感、使用台灣在地黃牛製成的生牛肉韃靼,具體地闡述了 INITA「生於日本、歷練於義大利、落地生根於台灣」的核心理念。

這道菜從萩本在義大利工作時就有了雛形。當時他的主廚朋友知道他來自日本,總問他某道日本料理該怎麼做,其中也包含了銅鑼燒。朋友的問題帶給他靈感,自此,「chef Kuni 牌銅鑼燒」開始在同事間流傳。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3》新一星餐廳米其林評審員最愛的菜色

INITA 主廚萩本郡大生於日本、歷練於義大利、落地生根於台灣。
INITA 主廚萩本郡大生於日本、歷練於義大利、落地生根於台灣。

一開始,他使用自製銅鑼燒餅皮包裹香草或開心果口味的義式冰淇淋(gelato),無論是做給同事品嘗,或是用於料理教室教學,總能獲得「美味」的評價。「當我得到好的讚賞,我是由內而外的感覺到快樂,讓我更想去研究如何做得更好。」萩本說。

直到有天,他品嘗了源自於義大利西北部 Piemonte 的名菜 Vitello Tonnato,裡頭由粉色牛犢肉、鮪魚蛋黃醬、畫龍點睛的酸豆構成鹹甜交織的平衡風味,讓他心儀不已。「真是太好吃了!」萩本熱忱地說,回溯當時的記憶,感動不減當年。

於是他開始構思,何不將此元素與銅鑼燒結合?

延伸閱讀:義式冰淇淋和美式冰淇淋有什麼不同?

INITA 為客人帶來獨一無二而歡快的用餐體驗。
INITA 為客人帶來獨一無二而歡快的用餐體驗。

他開始在內餡也下足功夫,也從此刻起,這道菜在他的想像中,成為未來擁有自己餐廳時,一定會納入的一道菜,因為這道菜融合了日本的文化,以及在義大利奠定技藝基礎的過程與回憶。而當他在台灣落地生根,更選用在雲林的黃牛製成生牛肉韃靼。日本、義大利與台灣三個元素到位,拼圖一般形塑出這道菜的完整面貌,也讓這道料理,成為 INITA 無法忽視的靈魂菜色。

萩本選用生牛肉韃靼取代原本 Vitello Tonnato 的肉片形式,原因有二。一是他希望整道料理能有柔軟口感的一致性,不只銅鑼燒外皮濕潤綿軟、鮪魚蛋黃醬質地絲滑,扮演重要角色的牛肉也不宜過分有嚼勁,否則一口咬下銅鑼燒,不免有貌合神離之感。

另一個原因是,萩本發現將生牛肉韃靼放置於銅鑼燒內、切成斷面時,視覺上看起來有漸層的美感,某程度上也呼應 Vitello Tonnato 這道名菜裡牛犢肉切片時「紅中透粉」的視覺效果。

延伸閱讀:最中(Monaka)的前世今生


Inita 萩本郡大 Kunihiro Hagimoto 2.JPG

而論及這道料理的美味關鍵之一,在於生牛肉韃靼的手切技巧,萩本堅持每日將新鮮送抵餐廳的黃牛,以確保鋒利的刀刃,全手工手切成一致的大小。之所以不能用機器取代,是因為機器容易產生熱能,影響牛肉的新鮮程度。

不只是食材與風味組合,在料理呈現方式上,也可見萩本從細節堆疊的獨到巧思。他選用義大利設計品牌 Seletti 的盤器,盤器上的彩繪細節呈現東西文化交融的衝突美感——也許乍看略感驚奇,但在將料理送進嘴裡後,卻可能越能感受到盤器與味覺搭配的延伸趣味。

更有趣的是,銅鑼燒的綿軟外型、直覺讓人聯想到愛吃銅鑼燒的卡通人物哆拉 A 夢的可愛外型與樂於助人的性格,對應萩本本人渾然天成的活潑爽朗,以及 INITA 整間餐廳帶給客人歡快的用餐體驗,更是毫不違和。

延伸閱讀:所有大廚招牌菜相關文章

本文照片由 INITA 提供。

精湛廚藝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