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話實說 3 分鐘 2022年7月29日

臺中米其林一星餐廳澀主廚林佾華的「卡通世界」

除了廚師這個角色,剛滿 30 歲的林佾華某種程度更像是社會觀察家。他把每一季菜單都當作是一個展覽,當作是以「吃」為媒介的行為藝術。

在臺中米其林一星餐廳用餐,體驗和別的精緻料理餐廳,有些不同。

澀夏季菜單 卡通世界 Summer menu Sur- MICHELIN one star 米其林一星.jpg

例如,雖然餐點看來西式,但桌上主要餐具是筷子與湯匙,有時菜單甚至以筷子從頭走到底;又或是客人一直要到最後才會拿到菜單,菜單上除了食材組成,還有一大部分則是他親自發想寫作的短語(右圖),有的來自漫畫,有的來自老港片,有的來自大師名言。

提供筷子,是因為他覺得這是對東方消費者來說,最熟悉直覺的工具,也想挑戰與討論「為什麼一定要刀叉、一定要一直更換餐具」的認知;菜單上的句子則是他每道菜的深層概念。

「我們把每一季(菜單)都當作是一個展覽,當作是行為藝術,只是『吃』剛好是媒介。」林佾華說。

延伸閱讀:摘星那一天:澀的林佾華

除了廚師這個角色,剛滿 30 歲的林佾華某種程度更像是社會觀察家,他也如此自詡。

他愛聽搖滾樂,更說自己從小就帶點反叛,不覺得不能挑戰所謂「權威」。「因為我覺得沒有什麼是權威的,要說服我,我才會認真跟你學習。」他說。

澀主廚林佾華。
澀主廚林佾華。

在澀,他頻繁更換菜單,每套菜單都有邏輯、有中心思考的去創作,但並不希望強加概念給客人。

他說,對他而言,消費者只需要單純享受美味即可,也因此菜單是最後才提供,避免帶成見給客人,上菜或服務時,也不會提及太複雜的創作概念,說菜針對食材與味道,直白簡約。「客人能捕捉到什麼點都無所謂,就算都沒有也沒有關係、解讀跟我不同也沒有關係。」他說,就像文學說的「作者已死」,讀者的詮釋,可以海闊天空。

在前幾季的「淡墨」、「悠然」之後,夏季菜單的「卡通世界」,似乎更能體現他這樣的創作邏輯。

澀餐廳內景。(澀提供)
澀餐廳內景。(澀提供)

「卡通世界」這道菜單裡,他希望以詼諧的角度看現實世界——拋開標籤,拋開期待、拋開所謂「正規」,拋開必須不斷升級成長的壓力,「我會覺得,吃飯是很直覺直接的事情,」他說。「回到最原本。就像看卡通一樣,它一直跑(播放),你看不看也沒關係,你可以輕鬆吸收裡面簡單的資訊,但同時它也是繽紛、平易近人的。」

「卡通世界」中的「麻芛 / 蒸蛋  / 夏季蔬菜」。
「卡通世界」中的「麻芛 / 蒸蛋 / 夏季蔬菜」。

因此在這套菜單裡,他刻意在呈現時減少不必要的元素,希望更直球對決。

例如一道「麻芛 / 蒸蛋 / 夏季蔬菜」,綠色麻芛湯裡的蒸蛋上放了櫛瓜、水果筍、炸檳榔花、過貓等,捨棄過份複雜的醬汁或高貴食材,改以原食材風味襯托。主菜「豬棒腿 / 糖醋 / 椒麻」則選用豬後腿的「寸骨」,斷筋後以鹽麴醃漬後煎製,然後刷上桔醬並裹上椒麻酥,襯上羅旺子醬汁,搭配醃漬櫻桃蘿蔔以及酢漿草花瓣。型態上,就像一根摩登原始人的棒槌,直覺就想直接拿起來啃,就和另一道「薩索雞翅 / 麥仁 / 韭菜花」一樣,鼓勵吃法也回歸單純原始。

主菜「豬棒腿 / 糖醋 / 椒麻」。(澀提供)
主菜「豬棒腿 / 糖醋 / 椒麻」。(澀提供)

主菜的豬棒腿,其實也是林佾華對「何謂珍貴?何謂家常?」的反思與挑戰。其使用的豬寸骨,一般市場少見難取,多半被拿去滷製,簡單處理掉了。但林佾華覺得這個部位既有油花又有筋的香氣,肉香豐富,於是很早就特地拜託廠商為他們留。「豬寸骨一隻豬才兩支,它不珍貴嗎?我千拜託萬拜託他們願意留給我,它有錢也買不到啊。」他說。

又例如「石斑 / 燻魚 / 小魚乾」——熟成兩天的石斑魚先低溫處理再煎過,底部是話梅與燻魚調配的醬汁,搭配快炒山蘇與金針花,最後點上花椒油提香,並配上小魚乾和刺蔥粉製成的粉末。這已經是他們第二季使用石斑,也同樣刻意搭配的常見家常的時蔬。林佾華說,他感覺台灣養殖石斑雖然厲害,卻少出現在家常餐桌。「裡面的蔬菜都是你在傳統市場或連鎖超市可以買到的食材,就是要顯現它夠家常,誰都能做到這個味道組合。」他說。他向來愛使用日常蔬菜,認為再家常、再尋常的事物,不用矯情呈現,也可以有不一樣的價值與風貌;就像卡通,有人覺得沒有營養,但無論小時候看、長大看卡通,好像都能領悟與吸收到不一樣的東西。

台中米其林一星澀夏季菜單 卡通世界  甜點 鹹蛋糕 MICHELIN one star Sur Taichung summer menu dessert (2).jpg

甜點也承襲這個創作風格。「鹹蛋糕」——外層是綠茶口味的牛粒(台式馬卡龍),中間則是肉鬆以及酒粕焦糖的奶油霜,風味鹹甜交錯。鹹蛋糕的風味,包裹在看似馬卡龍的造型中,正如這道菜林佾華在菜單上引用作家馬克吐溫的話所下的註解:「真實比小說更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有時毫無邏輯可言。」另一道以軟絲做成的河粉湯,也有同樣的詼諧意味。

比起食材與技巧,林佾華認為,「(菜色創作)最後做出差異的是體驗與概念——為了什麼而做,那才是每間餐廳的差異點。」他說。

延伸閱讀:更多米其林餐廳大廚專訪

食話實說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