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記得在 2008 年,吳寶春師傅在出國參加有「麵包界奧林匹克」之稱的「路易樂斯福盃」(Coupe Louis Lesaffre)時,與他的一段訪問。我們談到他將公開參賽麵包的所有製程與食譜。「不怕給別人學走?」我問。他說:「我的食譜從來就不是秘密,麵包師傅之間最可貴的是彼此分享和交流。其實同一份食譜,每個師傅做出來的味道都不會完全相同,消費者也可以有更多選擇,對於整個市場也是好的。」
兩個月後,他在巴黎擊敗來自全球的麵包好手,充滿台灣在地滋味的「酒釀桂圓麵包」獲得世界亞軍。他將製麵包技巧無私相授,一時之間,全台烘焙坊都賣起吳寶春的得獎麵包。他常將「共好」掛在嘴邊,事實上這份初心,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變過。
養活自己的一技之長
吳寶春在屏東出生,是八個兄弟姊妹之一,由於家境貧寒,自然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他國中畢業開始學做麵包,僅是為了一技之長養活自己,一直到 20 歲時,大字仍不識得幾個,在廚房仍為「師徒制」的年代,他對於麵包的認識都來自於傳統麵包師傅,一路做中學,不外乎是菠蘿、蔥花、肉鬆等台式傳統麵包。
遇上的貴人
所幸在烘焙這條路上,吳寶春的貴人無數。他在台中認識了「堂本麵包店」的麵包師傅陳撫洸,並向他請益。並非科班出身,對麵包卻有獨特觀點的陳憮光,開啟了吳寶春對歐式麵包的認識,帶他認識老麵的製作、釀漬果乾等原理,也因此讓他得到了酒釀麵包的靈感;而高雄帕莎蒂娜餐飲集團的創辦人許正吉,則是讓他有機會一窺高端餐飲堂奧,理解生活品味對於創作的重要性,進而開發了他創作麵包的更多想像。而一次前往巴黎「Ladurée」品嘗荔枝馬卡龍的經驗,更誘發吳寶春創作「荔枝玫瑰麵包」,於 2010 年首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Les 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奪得世界冠軍。
麵包烘焙的「工」與「藝」
在追求烘焙技術的路上,吳寶春對於知識的渴求未曾間斷,在得到世界冠軍之後,他更積極前往日本、義大利拜師學藝,除了鑽研麵包烘焙,也試圖提升製作果乾、果醬的技術水平;他對於食材更加講究,從一開始為參加比賽所尋訪的台南東山的煙燻桂圓、南投埔里的有機玫瑰、原住民小米酒、梅山的原梅、各式水果等,如今他更常運用台灣季節性食材與在地傳統的手藝,創作不同口味的麵包。藉著一次又一次的創新,他將麵包烘焙從「工」昇華至「藝」,再深入平常百姓家。
擁有國際視野的經營者
2010 年他決心自行創業,首先在高雄開設「吳寶春麥方店」,開店沒多久,就創下單店年營業額破億的佳績,他一路穩紮穩打,時隔兩年多,才在台北松菸誠品展店,並在去年於台中開設第三家門市。與此同時,他也深切體認將烘焙事業往企業化經營的必要,於是在 2013 年他申請就讀新加坡國立大學商業院亞太 EMBA,也在 2016 年獲得碩士學位。他希望自己不僅是創作者,也是擁有國際視野的經營者。
這位「世界冠軍」,即將在臺北米其林指南 2018 晚宴中呈獻三款麵包,十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