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藜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屬於台灣原生種,在2008年被正式命名為「台灣藜(Formosa Lambsquarters)」,這與市面上常見的藜麥屬於同科,但兩者是不同的。
台灣藜為帶黃、橘、紅、紫的顆粒狀,屬於全穀類無麩質的鹼性食物,它是由花包著種子,去掉花這個外殼之後,種子顏色略呈米黃色,個頭約如小米般小,帶殼烹煮時帶苦澀味,脫殼烹煮則沒有明顯氣味,但擁有彈牙的咬感。
台灣藜近年受到極大關注,主要在於它擁有豐富的營養,它的鈣質含量是牛奶的十多倍、膳食纖維是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而膳食纖維與鈣含量,也比其他國家的藜麥高出2倍與5.4倍,而且是當年採收、當年銷售,鮮度看得見。雖然很營養,不過專家說無需大量食用,人體無法完全吸收,建議每人一天食用量不要超過65公克。
過去原住民多用台灣藜來釀酒,現在一般烹調方式多與白米結合,洗法是將台灣藜與白米個別洗,台灣藜需注意要洗去殘殼跟泥土,個別洗好後再合而為一,白米與台灣藜採五比一或七比一烹煮,水分不需特別調整。此外還可以做成壽司、米漢堡、炒飯、米布丁等,揉進麵條就變成粉紅色麵條,還能做成香腸跟貝果。不只如此,台灣藜幼苗可以用來拌炒或者放入火鍋汆燙,口感如同青菜般清脆。至於莖,烘乾之後可用來熬湯,湯頭十分甘甜,這是目前較流行的新吃法。
台灣藜產地以台東與屏東地區為主,兩地的外觀看起來差異不大,不過台東地區的台灣藜的熟成速度較慢,種子相對來說比較飽滿。
台灣藜產季一年一收,秋天播種、冬天成長、春天收成。由於同時播種卻有的已經熟了、有的差兩週才熟,熟成度不一致,因此許多地區還是維持人工採收,相當費工。也有些地方會改用機器採收,但「空包彈」(殼裡並沒有種子)的機率偏高。
種台灣藜的農人最怕兩件事,一是蟲害,蟲子愛吃其幼苗,二是怕春天下大雨,雨太大會使莖斷裂。台灣藜的產量並不大,一年總產量約在200至300公噸之間,目前市價一公斤約台幣600~1,000元。
被稱為「紅藜先生」台東排灣族青年吳正忠(LJUWA)(左圖:都藜氏提供),就從城市回到故鄉種台灣藜,他剛回鄉時,家鄉沒有什麼產業可言,連原本盛產的野生毛蟹也因為風災而不復存在,他開始從種子種起了紅藜,如今成果豐碩、產量相當大,台灣藜在消費市場上受歡迎,創造了商機。
對他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增加就業機會,吸引許多原本到外地工作的族人回鄉生活,族人一家團聚,老人們就有家人照顧,逐步解決人口外流與社會問題。
台灣藜吃到的不僅有美味與營養,背後還有部落的未來與希望。
文中圖片由都藜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