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眾聲混雜、文化流轉的台北,至今,仍吃得到時空沈澱、發酵的韻味。
大廚江振誠說,從一開始, RAW 訓練同仁的方式,就是碰到每一件事情、都以用自己最高標準來做決定。事事講究,但又不著痕跡,這或許解釋了過去五年,他們為何能夠不斷前進,時時為臺灣餐飲與美食愛好者帶來驚喜、持續寫下與眾不同的篇章。
以現代西式料理手法演繹台灣當令海鮮,大廚林泉(Richie)的第四間餐廳,在七月中正式開幕。
儘管曾一天只有個位數來客,疫情沒有讓大廚何順凱太沮喪。他鼓舞團隊、維持正常運作,甚至加強開發菜色、增加與本地客人的互動;他也沒有失去信心,因為他說,每種業態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餐廳的型態可能會改變,但精緻餐飲,未來還是必然存在。
對米其林一星餐廳 logy 主廚田原諒悟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與思考還在發酵,特別是,怎樣在考量支應固定支出:租金、水電與人事薪水的前提下,設計出更多元、更穩定的商業模式,將是未來面對這類不可掌控大環境因素的新思考方向。
經過兩個多月的整修,這家走過五十年的老字號粵菜餐廳終於恢復營業。
走過疫情,你是否迫不及待回歸美食懷抱?美食家高琹雯(Liz)與我們分享她喜愛的米其林推薦餐廳,以及當生活回歸日常後,迫不及待前往的用餐地點。
自然風吹拂、空曠舒心的空間,又或是靜坐城市一隅,品味市景風光——在這幾家米其林指南中的推薦餐廳的室外享用美食,感受不同用餐氛圍,也多一分趣味與享受。
除了造訪餐廳,親炙大廚風采,不妨也閱讀這些米其林餐廳大廚與餐廳的傳記或故事,深入他們料理與經營的思考與脈絡,神遊料理世界。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旅行、溝通、飲食方式與產業面貌,許多改變不可逆,餐飲更面臨生存壓力。但在其中,MUME 大廚林泉,顯然已經看到不一樣的餐飲風貌。
米其林餐廳因應政府防疫新指引,減少來客,拉開桌間距離。但在積極配合防疫的同時,靈活調度,維持生存,對所有餐飲業者來說都是艱鉅的挑戰。
今年下半年開始,台灣知名餐廳掀起一波改裝潮。由內而外,他們堅守核心,也大膽靈活面對市場變化的挑戰。
道地誠意小吃、異國創新料理、在地風土滋味,名廚格局手筆——台北從不缺讓人躍躍欲試的餐飲選項。這個月,值得注意的又有哪幾家?
台北米其林月 2019 開跑,許多大廚更發揮創意與手藝,特別推出限定菜色,量身訂做新菜。
看一場戲,我們願意預先訂票;飛機票,也願意提前付款;為甚麼吃一頓飯不可以呢?
通过轻松调整领土和货币的显示设置,轻松定制您的体验
前往「我的清單」下的「已造訪」列表,然後點擊「評價」按鈕留下您的意見
Plus 方案提供專案內飯店的升級及設施服務。就這間飯店,會員將可獲得:
非會員可在退房時透過我們 30 天免費試用獲得特別禮遇。試用可隨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