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華人飲食傳統中擁有很長的歷史,比較常見的餡料包括豬肉和白菜,近代也發展出了海鮮內餡。餃子根據地方不同,做法和用料也有差異。北方的餃子皮多是麵粉和水,南方像是粵菜點心中的蝦餃,則用澄麵(無筋麵粉)做成水晶皮。餃子可以蒸、煮、煎,每種做法都各有特色。
除了華人的餃子,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餃子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和飲食風俗,也大放異彩,比如義大利餃子(Ravioli)等,更是不少《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的招牌菜。據說歐洲的餃子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去的,又有一說是蒙古人四處征戰的時候,將這種方便又美味的佳餚從東亞帶去了中亞以及歐洲。
時至今日,各國的餃子經過不斷發展,形態各異、百花齊放,雖然都是近親,但是長得都不太一樣,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
說起日本餃子,我們都不陌生,這是華人餃子最近的親戚了。但是日本的餃子通常是油煎的,個頭也比華人的餃子要小偏長。日本餃子和華人餃子最根本的不同應該是,在日本餃子是一道菜而不是主食。但在有些地方,一盤肉餡豐滿的餃子配上餃子湯就是完整的一餐了。
韓國的餃子叫做만두(Mandu),翻譯成中文是饅頭的意思,但它的做法更似我們熟悉的餃子。韓國餃子的內餡包括豆腐、泡菜、豆芽等具有韓國特色的食材,搭配牛肉。做法有蒸的也有放進高湯裡煮。韓國餃子形態變化很多,較傳統的一種,是把兩個角黏在一起的,形成圓圓胖胖的樣子。
饃饃(Momo)特別漂亮,擁有多重花褶,通常用菜和牛肉入餡。尼泊爾的餃子和同是喜馬拉雅山區域的藏族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據說最早尼泊爾餃子是從西藏傳入的。沾醬是饃饃的特色,融合了西藏和南亞特色,饃饃的沾醬加入咖哩或特製辣椒醬。
義大利餃子 Ravioli 和 Tortellini
義大利餃子中最出名的數 Ravioli 和小餛飩Tortellini。傳統 Ravioli 肉餡裏要放起司,包成方形後用叉子的背面在四周按壓出條紋狀。Tortellini 個頭很小,也用肉餡摻起司。義大利三星餐廳 Osteria Francescana 大廚 Massimo Bottura 有一道成名作,就是一列 Tortellini 排隊走進高湯。
俄國餃子 Pelmeni
俄國餃子 Pelmeni 呈扁圓形。乍看之下,彷彿像一個貝殼。雖然外型小巧,但是 Pelmeni 的內餡可一點都不馬虎,彰顯了俄國人嗜肉的特點。除了單一肉餡,Pelmeni 還有牛肉、羊肉、豬肉的混合肉餡,甚至還有鹿肉餡的餃子。
波蘭餃子 Pierogi
除了俄國,餃子在其他東歐地方也相當受歡迎,當中佼佼者是波蘭餃子 Pierogi,每到 8 月在波蘭的克拉科夫(Krakow)還會舉辦餃子節。 Pierogi 的內餡包括經典的肉與白菜組合、起司、蘑菇等,有水煮和煎炸兩種選擇,沾醬通常是酸奶油。
中亞烏茲別克也有一種蒸餃 Manti。 Manti 個頭比較大,通常被放在精美的大盤子(Lagan)上。在烏茲別克吃 Manti 的時候,要用雙手拿著吃。 Manti 的內餡包括當地特產肥尾羊(Dumba)、配合洋蔥、馬鈴薯、蔬菜等,配料會跟隨季節變化。
三角形的餃子就是猶太人的 Kreplach。內餡包括肉、薯泥等。通常煮過後,放在高湯中呈現。猶太人通常會在猶太新年(Rosh Hashanah)的贖罪日(Yom Kippur)、妥拉節(Simchat Torah)等日子吃 Krepl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