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特立独行的厨魔性格与颠覆传统创意菜式见称,敢说敢言。实际上,人们已经不大记得,梁经伦的出身是厨房里的杂工,从来没有接受过正式厨师训练。我们与他进行专访,分享引领 Bo Innovation 摘下米其林三星,是什么感受。
在多伦多成长,有哪些难忘的美食记忆?搬到加拿大以后,最想念香港的哪些食物?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移居多伦多,最想念的就是云吞面、鸡蛋仔,这些食物要到 60 年代以后才能在加拿大找到。现在的多伦多,有很多中餐与亚洲料理。
16 岁初入餐馆业,在士嘉堡(Scarborough)的一家中餐馆担任杂工,但很快就离开,为什么?之后为何转向工程业发展而不是餐饮?
16 岁时只想打一份暑期工,而我对食物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加入了餐馆业。厨房是很精彩的地方。不过,家里经营工程生意,我需要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后来,有机会再回到餐饮业时,我马上就投入其中。
接手 Bo Innoseki 时,餐馆生意欠佳。你怎么会决定接下这个担子?
那是一间朋友经营的日本料理,2003 年受到沙士打击,香港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机会出现,找我入股合作时,我答应了。当时需要投入的资金不是很多。换成今天,要加入餐饮业至少要有好几百万来承担昂贵的租金、押金、装修等等。
Bo Innovation 创店初期,你发明了一道菜 Sex on the Beach(可食用安全套,装有蜂蜜与火腿)。你当时对 Bo Innovation 的计划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
我的宗旨一直都是保持创新。那道菜是一时灵机一动想到的。那阵子,大家都在创造一些看起来不像食物的菜式。我思考著如何创造一些比较好玩,而又有点挑衅意味的东西,来为爱滋病研究筹款。我把这道菜放在散点菜单上,所有的收入都捐给一家爱滋病机构。
你的灵感来自何处?如何确保灵感源源不绝?
灵感无所不在,来自五官的触觉、味觉、听觉、视觉、嗅觉。实际上,灵感来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很少来自其他餐馆。
2009年荣获米其林二星时,有什么感觉?
很惊讶,很开心。然后就想,现在该如何拿到第三颗星。
Bo Innovation 在 2010 年及 2011 年只得到一星,有什么想法?是否面对更大的压力?
我当然很失望。我想可能是烹饪手法走错方向了,需要重新自我定位。我把它当作一堂课,从中吸取教训,了解自己为何退步、该如何回到之前的表现。不过,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压力。压力不会帮助你达到目标。而且,我的员工与忠实客户一直都很支持我,这对我很有帮助。
像米其林这样的著名评级如何颁发星星,多年来一直受人议论。你的看法呢?
任何做出评级的刊物或指南,都会受到赞赏与批评。任何类型的指南,无论是米其林、世界 50 最佳餐厅或是 TripAdvisor,都会遭受攻击。一切都很主观。能够获得推荐,我心存感恩,引以为荣。多数时候,我对这种事情尽量保持平常心,不去想什么政治目的或幕后动机。
今时今日,获得米其林星对你有何意义?
当然觉得很光荣。这是一种成就与成功,但旅途还是要继续。前面还有很多新的挑战与新出现的餐馆,要保持米其林水準也是艰难的任务。
拥有米其林餐馆的最好与最坏方面?
好处是这是餐馆的最佳广告。坏处是大家都想挖走你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