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材食料 2 分鐘 2018年7月3日

術語:煎

利用小量熱油將食物加熱,令外表挺身帶金黃、散發焦香,內裏則嘗到軟嫩,這就是中菜中最常見的烹調方法「煎」。

煎最早出現於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此書是一本關於古代農牧烹調的著作,記錄了蒸、拌、炸、煎、炒、煮、熬等三十多種烹調方法,還有不少小食及菜式的做法。
02p.jpg

「用小量的油來傳導熱力,把食物做到外脆內軟,保留肉汁就是煎。煎字亦有另一意思,就是將藥材或茶葉加水煮,讓其成份滲進水中,如煎藥、煎茶。」海景嘉福洲際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輝雄解釋。煎藥、煎茶暫不在此談論,現在且來集中談烹調菜式的煎法。

四種煎法

煎可分為生煎、煎封、煎煮及乾煎四種,有些會帶醬汁,有些則不帶,各種方法做出的菜式則各有特色。

生煎,指把食物由生煎熟後直接食用,最典型的例子是煎荷包蛋、煎蘿蔔糕。「生煎方法有二,一是將原材料由生直接煎至熟,就像煎蛋、煎鍋貼等,煎好後吃,視乎個人喜好蘸上調味醬汁。二是將熟的食物煎香,像煎蘿蔔糕、煎茶粿,讓香軟的蘿蔔糕、茶粿添上香脆的口感。」梁輝雄娓娓道來。

煎封、煎煮及乾煎

另外三款煎法均是以煎為主,煮為輔的烹調方法。 煎封,一般適用於魚類及肉類,做法是將食材煎至熟透後,加入醬汁略煮,梁輝雄表示煎封䱽魚便是最佳例子,把䱽魚煎至全熟後,加入薑、葱、豉油等略煮,醬汁不會太多,可以吃到食物的香脆,亦帶醬汁的濕潤口感,層次較豐富。

延伸閱讀:術語——炸

蒜子生煎銀鱈魚,以蒜頭油煎香的銀鱈魚,每口也帶鱈魚的油香,魚肉保持嫩滑。 (攝影:區佩嫦)
蒜子生煎銀鱈魚,以蒜頭油煎香的銀鱈魚,每口也帶鱈魚的油香,魚肉保持嫩滑。 (攝影:區佩嫦)
若果食材較耐煮的話,煎煮便派上用場,這方法是將食物煎至表面焦脆後,加入醬汁或湯汁再煮一段時間,就像煎釀三寶,煎的目的只是添上色澤及鎖着肉汁,再煮則是讓其完全熟透及入味。煎米粉亦適合這種做法,可讓米粉吸滿湯汁,不過梁輝雄坦言煮大約十分鐘便可,過久會失卻煎過後挺身的口感。 

乾煎則與煎封相若,不過煮的時間會久一點,務求讓食材完全盡吸醬汁。「乾煎蝦碌便是最佳的例子,大蝦煎至熟透後加入醬汁煮至收乾,醬汁緊緊裹着蝦身,這樣蝦肉索滿醬汁味道,更香更美味。」

肉排可以用煎封的方式,這道英雄九號煎肉排,肉排以茶湯略醃,煎至熟透後加紅茶湯及醬汁等拌勻,肉排香口又帶紅茶香。(攝影:區佩嫦)
肉排可以用煎封的方式,這道英雄九號煎肉排,肉排以茶湯略醃,煎至熟透後加紅茶湯及醬汁等拌勻,肉排香口又帶紅茶香。(攝影:區佩嫦)

必須猛鑊

無論用那個方法,最重要是用上猛鑊,猛鑊即鑊身呈燙熱狀態,不過油溫則視乎食材而定。

「煎魚必須猛鑊陰油,即是熱鑊冷油,在熱鑊中下油,油尚未熱便下魚,這時鑊內不會有水分,魚皮自然不會黏鑊而變得支離破碎,煎時亦宜用慢火,把魚慢慢煎熟。」

其他食材則可以猛鑊熱油,即燒紅鑊後下油,油燒至滾便放食材,再用中大火將食物煎熟。

「用油分量毋須過多,一般薄薄一層即可,煎肉可相對多油,但亦不宜超過食材厚度的一半,這樣便屬半煎炸,以吃香口為主。」

梁輝雄最後提醒大家,煎時必須煎至食物定形後才翻動,這樣才能保持食物的肉汁及嫩滑口感。

延伸閱讀:術語——蒸

真材食料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选择您的入住日期
HKD的價格,1晚,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