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尋真 3 分鐘 2017年9月27日

術語:炸

炸是利用滾燙食油烹調食物的方法,易學難精,而從這烹調法中,亦最能看到廚師的基本功架。

炸是一種在沸油中烹調的方法,這方法在中式烹調中是極為常見,除了直接做成炸物,亦可將炸過的食材再製作成不同的菜式。

炸主要是利用油的熱力,令食物在短時間內熟透且呈金黃色調,讓食物變得香脆,亦能保留其本身的嫩滑口感,「炸可豐富食材的口感,適用於肉類、家禽、海鮮及根莖類食物。」曾是米芝蓮二星食府

02p.jpg
明閣的大廚、現為港灣壹號主廚陳漢章(章師傅),直言油溫控制可看出中菜廚師的基本功,而這正正是炸這烹調法成功與否的關鍵。

廚師的第一道炸物──炸豆腐

「尾鑊(年資尚淺的炒鑊師傅)一般會負責與炸有關的食材,從中學習控制油溫,炸豆腐是第一道學習的菜式,當懂得做炸子雞便代表已達師傅級數。」章師傅笑言亦可從廚師雙手的燙傷痕跡知道他的資歷,「一般資歷淺的廚師對食材及油溫還未掌握,容易被彈起的熱油燙傷,往往傷痕纍纍,而越老練對火候及油溫拿捏得更準確,傷痕自然較少。」

炸最重要是油溫,猛油(即油溫過熱)與慢油(指油溫過低)也會影響食材炸出來的效果,就像最簡單的一道金磚脆豆腐,豆腐切件後吸乾水份,拍上已調味的炸粉,放入嫩油(適合油炸的溫度)中浸至豆腐熱,「油溫太高會令豆腐外焦內冷,太低的話炸粉、炸漿等會被冷油沖走。」章師傅解釋。

脆皮龍崗雞是最考技巧的炸物菜式。完美的炸雞必須碟上沒有水份流出,而雞腿皮亦因炸至透身而沒有肥膏。(攝影:區佩嫦)
脆皮龍崗雞是最考技巧的炸物菜式。完美的炸雞必須碟上沒有水份流出,而雞腿皮亦因炸至透身而沒有肥膏。(攝影:區佩嫦)

油溫宜猛不宜慢

有經驗的廚師單靠觀察便知油溫是否合適,過猛的油會出現泡沫、冒白煙,還有啪啪啪的聲音。若是家庭主婦,可放少許炸粉於熱油中,沒有泡沫代表油溫低,若即時變色代表過熱。

「我覺得猛油比慢油更好,因我的鍋邊會放著備用油,油溫過猛時可添點油作調校。」章師傅亦建議宜先關掉爐火才放入食材,然後重開爐火以保持油溫,否則很容易「搶火」釀成火災。

油量及食材份量亦影響到油炸效果,投放的食材越多,油溫即時驟降影響油炸效果,這時宜調高火力;食材越少,熱力便越集中處理,容易焦黑,故油溫可適量地調低。

另外,用油量亦有影響,食油必須浸過所有食材,還要預留空間讓食物膨脹,否則它們會黏在一起,受熱不均,顏色便不均勻,外皮亦有破爛。

焗釀鮮蟹蓋,蟹肉先以椰汁、洋蔥、麵撈等炒熟後釀入蟹蓋內,要做完美的吉列皮,必須要拍上麵粉,這樣才能緊緊裹著食材。(照片提供:港灣壹號)
焗釀鮮蟹蓋,蟹肉先以椰汁、洋蔥、麵撈等炒熟後釀入蟹蓋內,要做完美的吉列皮,必須要拍上麵粉,這樣才能緊緊裹著食材。(照片提供:港灣壹號)

大火迫油 毋須回炸

中式的油炸不像蒸般可以明確指出,肉要大火、蛋則用小火,亦不像西方烹調般說明 180℃ 至 240℃ 為高溫油這理論,「炸一切靠經驗,蝦肉用慢油會變霉、芋角用猛油會變得硬實、腰果要先汆水再用慢油浸才鬆脆。」

就像不少人認為炸物要回鍋再炸,章師傅覺得不一定要做這步驟,特別是海鮮類更不宜再炸,只要在最後階段調至大火迫出食材油份,讓其更脆口及添上金黃色調便可。

不過亦有例外,就像咕嚕肉便是適合回鍋再炸的食材,當炸熟後略置 5 分鐘再炸一次,可令脆皮更挺身,即使裹上醬汁亦不會回軟。「另外,處理需時的菜式如炸子雞、芋頭鳳巢等亦會先炸好,有顧客點菜時才回鍋炸熱。」

蝦籽扒柚皮中,柚皮要以慢油炸 15 分鐘令其纖化軟化,再燜煮時,才會有入口即溶的口感。(攝影:區佩嫦)
蝦籽扒柚皮中,柚皮要以慢油炸 15 分鐘令其纖化軟化,再燜煮時,才會有入口即溶的口感。(攝影:區佩嫦)

拉油鎖肉汁兼定形

炸亦是處理食材的其中一個步驟,就好像拉油(又叫走油、過油)是將食材炸至七、八成熟後,繼續炒、煮等工序,如上湯龍蝦,大廚一般會將龍蝦肉炸至七、八成熟後再煮,這樣可鎖著肉汁亦有定形作用。

至於另一道章師傅的招牌菜蝦籽扒柚皮亦需要先炸後煮,「鵝掌和柚皮要先炸再燜煮,目的是要令它們鬆軟及軟化纖維,鵝掌要用慢油炸約 15 分鐘至掌皮呈脹身,若油溫太高,趾間的皮會爆開,影響賣相之餘,亦會令鵝掌不夠軟滑。」

至於被視為下欄食材的柚皮,同樣要用慢油炸 15 分鐘至透身,啤水瀝乾後以魚湯煮足一個多小時,炸過後的柚皮呈即溶口感,加上魚湯及蝦子鮮味鹹香集於一身。  

無論是處理食材的步驟還是烹調食材的方法,炸必須要視乎食材而掌握油溫,一件成功的炸物,章師傅直言必須要呈金黃色,食物中間的溫度仍然熱力十足,入口帶肉汁亦不霉爛,最重要是放置一段時間,外皮仍然脆身。

延伸閱讀:認識更多術語

美味尋真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选择您的入住日期
HKD的價格,1晚,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