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玩乐 2 分钟 2018年3月18日

到台北品尝牛肉面

在台北首届「必比登推介」名单中,有八家牛肉面店上榜。牛肉面不单是当地著名美食,更像是近代台北的一份活历史,它与城市脉动紧密连结,一碗面就能道出台北饮食轨迹。

到台北旅游,少不了吃一碗牛肉面。在台湾,牛肉面起源的说法不一,有一说是早年军队获美援得到牛肉罐头,会将它加进面食食用,而开始有了牛肉面的吃法;也有一说是,最早街头巷尾能吃到的「川味牛肉面」,来自高雄冈山眷村,四川的空军军眷们仿郫县豆瓣酱制成了冈山的辣豆瓣,是川味牛肉面中最重要的风味来源。两地的食材略有差异,因此酱料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好像郫县用的是蚕豆,台湾则是用当时容易取得的黄豆。而郫县豆瓣酱主要用来烧牛肉,加入面食是在台湾才有的吃法。

从牛杂面开始

关于牛肉面,当地许多老人家也还记得,在台北一开始吃到的是牛杂面。在物资缺乏的年代,牛肉屠宰后剩下的脏器流入民间,许多山东退伍老兵将其炖煮成一锅白汤后,加入面食食用,成了一道常民食物,在当年未拆迁的十四号公园,或是台北车站一带常见贩卖牛杂面的小摊。尔后经济起飞,牛杂面自然升级成了牛肉面。

在台湾,甘甜醇厚的番茄炖牛肉加上家常面条,也代表了许多外省家庭的乡愁。

牛肉面风潮

而牛肉面正式成为显学,是在 2005 年台北市举办「台北牛肉面节」时,一举将牛肉面的风潮推向高峰。台北市牛肉面一时之间百花齐放,食材越来越精致,做法也越来越花俏。牛肉从最基本的牛腱、牛肋到牛排,甚至用起和牛都有;选择丰富、丰俭由人。老店有忠诚顾客,新派做法自然也有拥护者。

位于万年大楼的「老山东牛肉面」,延续三代依然竞竞业业,维持老风味。
位于万年大楼的「老山东牛肉面」,延续三代依然竞竞业业,维持老风味。

像是开业近七十年,位于万年大楼的「老山东牛肉家常面店」,汤头、牛肉、手擀面都不马虎,延续三代依然竞竞业业,除了维持老风味,最重要的是承载了许许多多台北人的青春,今年入选台北「必比登推介」名单。许多台北人都有一段背著书包到万年大楼买漫画、模型,接着到老山东吃面的青春,像是某一种仪式。

由第二代接手的「林东芳牛肉面」是台北市牛肉面的代表之一,也同样获得必比登推介。它的汤头一大特色,以大量牛杂熬煮,加入多种中药材,香气馥郁、甘甜明亮。比较有趣的是,林东芳的父亲退而不休,在台北市庄敬路开起「林家药炖原汁牛肉面大王」,丰富了台北牛肉面的面貌。

「牛店精炖牛肉面」抛去历史包袱,让牛肉面的风味更加精致。
「牛店精炖牛肉面」抛去历史包袱,让牛肉面的风味更加精致。

开业十年的「牛店精炖牛肉面」则是抛去历史包袱,让牛肉面的风味更加精致。负责人是西餐出身,于是以熬制西式高汤的方式制作汤头,用上大量本地牛的牛骨、带肉的澳洲牛小排熬制,店里自制的牛髓辣油也是亮点,今年也入选必比登推介。

其他获必比登推介的牛肉面店,包括永康牛肉面刘山东牛肉面廖家牛肉面建宏牛肉面清真中国牛肉面食馆,各擅胜场,都值得大家前往一尝,细细品味这道带着台北人共同记忆的美食。

延伸阅读:在香港吃海鲜

吃和玩乐

继续阅读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