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尋真 2 分鐘 2022年8月17日

廣東糕酥:米芝蓮中菜廳主廚復刻兒時回憶與甜滋味

倫教糕、南乳餅、冬蓉酥……這些昔日平常的廣東糕酥,如今卻逐漸成為記憶中的美好。

倫教糕、南乳餅、冬蓉酥……在昔日廣東茶樓圓桌上,它們是平常不過的早餐糕酥。只是好手難求,加上對做工、食材的高要求,這些酥與糕在如今香港逐漸成為記憶中的美好。

對一些米芝蓮中菜廳主廚來說,現時盡力把傳統糕酥保留在餐牌上,並不是一場飢餓行銷,或要捧成一種奢侈品,而是他們相信,唯有令客人吃懂每件糕點背後的工藝,師傅的努力才有意義,讓更多人願意精益求精。

「港灣壹號」的冬蓉酥(即老婆餅)。由豬油搓成的外皮酥鬆不脫落,足見師傅的功力。
「港灣壹號」的冬蓉酥(即老婆餅)。由豬油搓成的外皮酥鬆不脫落,足見師傅的功力。

「舊式茶樓,如『遠來茶樓』,都會自設唐餅部,所以我小時候和家人飲茶,都能吃到各種中式酥餅,如冬蓉酥、皮蛋酥等。」灣仔君悅酒店中菜廳「港灣壹號」中菜行政總廚陳漢章是澳門人,聊起童年舊事,他的眼睛格外明亮。他自言私心愛吃核桃酥,「看似曲奇,吃來卻輕、脆如風,每次都停不了口!」他補充說,廣式酥點從前多屬於「星期美點」,「為提升競爭力,舊時茶樓廚房有一個職位叫『星期位』,那人必須每星期想出新的『星期美點』,吸引客人光顧。」

「港灣壹號」的甜點餐牌,約有三至四款為傳統廣州酥點,很難得。
「港灣壹號」的甜點餐牌,約有三至四款為傳統廣州酥點,很難得。
9.jpg

昔日的茶樓酥點都是一碟兩大件的;但在酒店中菜廳,再老的酥點也須做得如「一口酥」精緻。這無疑甚考師傅手藝。章師傅回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高級酒店如麗晶酒店、君悅酒店等,其中菜廳均有做這類廣式酥點,唯後人才流失,泰半新進學徒只願往西式甜品鑽研,現時業內擅長做酥點的寥寥無幾,但他仍然會堅持去做,想讓老酥點在年輕人心中重生。


(左圖:「港灣壹號」的招牌南乳餅,中間釀進了蓮蓉。)

12.jpg

現時港灣壹號的甜點餐牌,有傳統如「冬蓉酥」(又稱老婆餅)、「子薑皮蛋酥」等。章師傅認為,做這些「酥」難度很高,而酥更有「明」與「暗」之分,「廣東酥糕風格內斂,多為『暗酥』,於輾酥時必須眼明手快,施展手腕柔力,油酥才輾得平滑均勻,與細軟內餡融合。」他還直言,豬油也能助功把酥做得酥鬆、入口即消,「你也可以用眼睛看到:有用豬油的外皮,都是凝實不脫落。」譬如是餐廳的招牌「南乳蓮蓉餅」。

(右圖:港灣壹號中菜行政總廚陳漢章師傅。照片由香港君悅酒店提供。)

延伸閱讀:中式餐前小吃:四位香港米芝蓮中菜餐廳主廚的精彩演繹

好吃的白糖糕,外表要雪白,味道要清甜、軟綿,些微酸味只會在嚥吞後跑出來。
好吃的白糖糕,外表要雪白,味道要清甜、軟綿,些微酸味只會在嚥吞後跑出來。

對香港瑰麗酒店中菜廳「彤福軒」行政總廚李志偉師傅來說,吃廣州糕點,就像閱讀廣州的人文風貌、當地人的慢生活哲學。

「你知道芝麻原本長什麼樣子嗎?」在端來「香滑芝麻卷」之時,李師傅以「反問」作介紹。他兒時在廣州生活,見過農民怎樣像割水稻般割芝麻、放在太陽底下生曬,「這樣的芝麻才乾得透,香氣最烈。」現時他主理的芝麻卷,堅持用廣州生曬芝麻,輕烘、攤涼、鑊炒、慢磨、網濾……放慢步伐做出細緻度。他認為這樣的芝麻卷,才算是合格——看來要光滑、烏亮,聞來要飄香,吃來則要爽滑。雖然後起新口味多的是,像白的杏汁、橙的橙汁、紅的山楂……但他由始偏愛黑的芝麻,「這才是廣州人的回憶!」

彤福軒的人氣糕點「香滑芝麻卷」。
彤福軒的人氣糕點「香滑芝麻卷」。
6.jpg

閒談間,李師傅說他是廣東新會人,這大概間接解釋為何他對鄰近順德地區的日常茶點「倫教糕」(又稱白糖糕)心心念念——儘管它的做工比芝麻卷更要難,需特意培育出天然酵母,好比西廚做酸種麵包。曾經有三個月時間,他每天都在實驗養酵母菌,掌握如何在不同酸鹼、濕度環境作調整;但他還是最相信自己的雙手,「酸種摸起來很暖和的,那就是最佳的狀態。」


(左圖:彤福軒行政總廚李志偉師傅。照片由香港瑰麗酒店提供。)

延伸閱讀:香港米芝蓮餐廳中正在消失的粵菜菜式

李師傅近日推出的新糕點:香芋布甸。
李師傅近日推出的新糕點:香芋布甸。

復刻經典,其實兩位師傅不只在傳承,更希望把具有儀式感的生活體驗送給客人。不論是再古老一點的豆蓉卷、炸奶卷,還是創新的芋頭布甸,這些絕佳的收尾甜點,不僅可讓客人瞭解廣州食材,也是貼近當地生活、文化的最快方法。


照片由孔牧拍攝。

美味尋真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