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製蛇羹 自古有之
東漢時,南朝梁人任防在《述異記》中著:「大雨,一青龍墮於宮中,帝命烹之,賜群臣龍羹各一杯。」「青龍」是條大青蛇,而「龍羹」就是蛇羹。北宋時,蘇東坡與其妾朝雲赴惠州,在市面買了蛇羹,朝雲誤以為海鮮,吃了才知是蛇,嚇得病了,其後香消玉殞。
可見,食蛇羹由來已久,只是到清末年間,給人稱「江太史」的發揚光大起來。廣州河南的江孔殷是清末最後一科進士,父親是巨富茶商,他入了翰林,稱為「太史」。其大宅太史第有四條街之大,一家有五六十人吃飯,僱有四名廚師,全是炮製名菜的高手。他常在家宴請官紳名流,大談食經,識飲識食,出自太史府上的佳餚多不勝數,當中也包括秋冬時節的太史五蛇羹,吃過的人無不讚佩不已。
延伸閱讀:粵菜人物系列:江太史
太史蛇羮 精雕細琢
太史五蛇羹極其講究,材料包括雞絲、冬菇、木耳、冬筍、花膠和蛇肉,單是蛇就必選過樹榕、飯鏟頭、金腳帶、三索線及白花蛇五種,始能盡收滋補之效。
烹調方法也繁複,先以人手將蛇去骨挑筋撕成幼細肉絲,保持蛇肉的原有纖維質感,其他材料亦先切成極幼的絲。過程中,刀工極重要,俱細緻均勻,才具口感。
湯底更細緻,結合了兩煲湯:先是上湯,用老雞、赤肉、金華火腿熬五至六小時;後是蛇湯,則用蛇骨、陳皮、龍眼肉、紅棗、竹蔗和薑熬四小時,最後混合上湯及蛇湯而成,入口清甜有層次。最後湯中加入細絲材料,埋個薄芡。羹上枱,還附上南乳薄脆,薄小、欖形,是一塊炸過的麵粉小薄片,增添香脆之感。檸檬葉要撕去葉脈,切成極幼絲,令氣味散發,可辟蛇肉腥味,提升鮮味。白菊花瓣更認真,取自江家種植一種叫「鶴舞雲霄」的大白菊,白中微淡紫,主要將蛇羹略為降溫,花香融入羹中,令味道芳香,超凡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