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玩樂 2 分鐘 2019年10月13日

7 間獲得米芝蓮推薦的東京拉麵店

現時,世界上只有三間拉麵店獲得米芝蓮星,而這三間都在東京。下次來到這估計擁有近一萬間拉麵店的城市,不妨跟隨《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到訪這些獲指南推薦的拉麵店。

在最新的《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中,新宿區的「SOBAHOUSE金色不如歸」(Sobahouse Konjikihototogisu)獲星,成為東京指南中第三家獲得米芝蓮一星的拉麵店,讓拉麵愛好者樂開了懷。今年指南的必比登推介名單上,亦出現了四間新的拉麵店。如果你正準備前往東京,不妨跟隨《米芝蓮指南》,到訪這些獲推薦的拉麵店。
蔦創辦人兼主廚大西祐貴
蔦創辦人兼主廚大西祐貴


米芝蓮一星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當蔦在 2015 年成為歷來第一間於東京獲得米芝蓮星的拉麵店時,它還是市郊巢鴨區一間小小的拉麵店。現在,它的分店遍佈香港、新加坡、馬尼拉和美國,但若有機會,當然要來一趟東京本店。

米芝蓮評審員說:「招牌的黑松露醬油拉麵,醬汁味道醇厚,因為採用熟成了兩年的醬油,搭配甲殻類海產或牛肉熬製成的高湯。我們也推薦這裏的三重湯頭,由全雞、蜆和乾海鮮熬成,與以當地小麥製成的麵條非常相配。另一人氣選擇是鹽拉麵,有白松露和海鮮的美味。」

創作麺工房鳴龍店面(圖片來源:創作麺工房鳴龍網站)
創作麺工房鳴龍店面(圖片來源:創作麺工房鳴龍網站)

創作麺工房鳴龍
米芝蓮一星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鳴龍在 2017 年成為繼「蔦」之後,第二家摘下米芝蓮星的拉麵館。店內的中式擔擔麵讓人甘心排隊。菜單上也有醬油拉麵和鹽拉麵,以及日式蓋飯。

米芝蓮評審員說:「這家麵館的擔擔麵與醬油拉麵特別受歡迎。主廚以精湛廚藝,把每種湯頭搭配正確的自製麵條。例如,具有芳香芝麻味的擔擔麵湯,搭配帶有小麥香味的細麵,而味道濃鬱的醬油拉麵湯頭,搭配厚度中等的扁麵。需要排隊等候。」

(圖片來源:金色不如歸新加坡面書專頁)
(圖片來源:金色不如歸新加坡面書專頁)

SOBAHOUSE 金色不如歸
米芝蓮一星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在《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中,「SOBAHOUSE 金色不如歸」成為最新加入米芝蓮一星行列的拉麵館。新宿後巷的小店門口經常大排長龍,每碗 ¥900(約港幣 $66),但吃過後,絕對會認為排隊是值得的。

米芝蓮評審員說:「這裏的招牌是鹽味拉麵佐紅鯛魚和蜆。紅鯛魚、蜆和日本高湯熬成拉麵湯頭,搭配綜合多種石磨麵粉做成的自製麵條。這裏也有燒豬肉菜色,使用肋骨與梅花肉,配以白松露油、牛肝菌和印加漿果醬,享受拌入醬汁時味道的變化。」

此外,也有四間拉麵店於《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首次登上必比登推介名單:
(圖片來源:Kane Kitchen Noodles Twitter)
(圖片來源:Kane Kitchen Noodles Twitter)

Kane Kitchen Noodles
必比登推介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位於東京豐島區的現代拉麵店有吧台,也設餐桌座位,讓幾個人一起用餐變得容易。菜單上有三款拉麵:醬油、鹽和魚乾拉麵,可自選配料如雞蛋、豬肉、雞肉叉燒,同時也有三道特備料理,每季更換,如蓋飯、乾拌麵等。

中華蕎麥にし乃
必比登推介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位於本鄉三丁目車站附近的文京區,中華蕎麥にし乃(Chukasoba Nishino)是另一間必比登推介麵店「小池拉麵」(Ramen Koike)的姐妹餐館,不過兩間麵館的拉麵完全不同。這裏的中華蕎麥湯頭以魚為基礎,清淡但富有柴魚的鮮味,直而細的麵條具有韌性,上面還搭配了豬肉叉燒、日式魚餅和小松菜葉。

(主圖及此圖片來源:中華蕎麥蘭鑄 flickr)
(主圖及此圖片來源:中華蕎麥蘭鑄 flickr)

中華蕎麥蘭鑄
必比登推介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中華蕎麥蘭鑄(Chukasoba Ranchu)裝潢古雅,不設販賣機器,感覺像回到過去。主廚在桌前親自接受點菜,因為菜單上只有一道選項:中華蕎麥麵。你可以點用蕎麥面加蛋(Ajitama Soba)或多麵(Oomori)或添加豬肉叉燒(Otsumami)。魚乾湯頭味道豐富,恰到好處的煙熏醬油,讓每一口麵條都令人欣喜。

Nonokura 店內現場製作的麵條(圖片來源:Nonokura Twitter)
Nonokura 店內現場製作的麵條(圖片來源:Nonokura Twitter)

Nonokura
必比登推介
 《米芝蓮指南東京 2019》

Nonokura 位於亀有車站附近,周邊麵館林立,但它自 2017 年 12 月開張以來就人龍不斷。一窺店內後方就知道它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麵條皆在店內現場新鮮製作。這些自製麵條飽滿彈牙,口感有如烏冬麵,湯頭以雞肉、魚湯和七種海鮮熬製作。


本文由 Rachel Tan 撰寫,黃匡寧翻譯。原文請看這裏

吃和玩樂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