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素來有「小福建」之稱,雖然市貌和別區差不多,人來人往,也不易察覺跟鄰近地區的分別,但只要走進橫街小巷,細心留意,仍然可以感受到陣陣福建韻味。
始於福建人郭春秧
北角蛻變成小福建,有其歷史淵源。事實上,二十世紀初,上海人才是這區的主要群體,福建人則多聚於上環,到 1920 年代後,情況才逐漸改變。當年有不少福建人經香港前往東南亞經商謀生,部分人發跡後,回港投資。
其中有個叫郭春秧的福建人,便選址北角建住宅,政府把兩旁中間街道名為「春秧街」,福建鄉里開始遷入北角。 起初人數不多,到五六十年代,東南亞部分國家出現排華風潮,逼使不少旅居東南亞的福建人移居香港,福建新移民多數落戶同聲同氣的北角,方便照應,小上海逐漸變成小福建。今天北角不少舊廈內,如新都城大廈、僑冠大廈、美侖大廈等,住了不少福建人,更有十多間福建佛堂廟宇,如慧福佛堂、大道公壇。
春秧街風情
不過對普羅大眾而言,最能感受到福建風情的,肯定是春秧街,街道兩旁有十多家賣福建土產及食品的小商店,客群以福建鄉里為主:例如福建椰菜花,口感爽脆,蒜蓉清炒,加豬油渣或蝦皮,就是地道福建家常菜。
店家還售賣許多外省人不知的福建民間食品,如雞蛋灌腸、拳頭母、煎粿等,街上還不時會聽到街坊以福建話交談。「產品部分是福建入口,如綠豆餅、桔紅糕⋯⋯有些是我們自己工場做的。」福建老闆娘吳女士說。於春秧街經營「福利」雜貨店三十多年的她,每天都會親手製作雞蛋糕、發糕等福建糕點賣,以雞蛋、麵粉、沙糖等蒸成的雞蛋糕,質地鬆軟,蛋香頗濃,差不多每天都賣光。「除了做小吃,也很多人買來拜神,福建人過時過節,如新年、佛誕、元宵,一定上廟,有些鄉里每天都拜,超級神心!這條街是他們買祭祀用品、香燭的熱點。」吳女士解釋。
人情街坊店
想進一步體驗福建飲食文化,可到區內福建菜館嘗嘗,數目不多,約三、四間,因為福建人普遍節儉,較少上館子吃飯。
其中有間叫「真真美食店」,開了十多年,瑟縮於春秧街內,門面不起眼,卻極多鄉里光顧。來自福建的老闆吳先生、吳太,拍着一個員工合力打理這間可坐十來人的街坊小店。店雖小,食物卻包羅萬有,除了有福建家常菜如灌腸湯,福建糕點如發糕,最大特色是福建早餐——開放式廚房的玻璃架上打横放着十多款福建小菜:炸豬肉、墨魚仔、菜脯炒蛋、炒榨菜、豆豉炒蝦皮、滷魚等;另一旁是大鍋的番薯粥。一碗清淡微甜的粥品,配上自選的兩三樣小菜,就是鄉里們的滋味早餐了。在福建做過廚師的吳先生,對食物頗講究,每天清晨五點就開工,切菜、蒸包點、包福建茶果⋯⋯食材都是即天於春秧街買的,所以多年來都很受同鄉支持,不愁生意。
地道福建味
不過,對普羅香港人而言,隱身在錦屏街的「閩港小廚」或許更易受落,地方闊落一點,食物選擇更多。
老闆之一是來自福建泉州的曾惠榮,開業近二十年,餐牌上六七成是福建菜,也賣川菜、粵菜。客人十之八九為福建菜而來:蠔仔煎、五香雞卷、蠔仔羹等,還有福建冷盤如凍魷魚、土筍凍等。想體驗福建飲食文化,問問曾惠榮就知道:「福建人通常會吃滷麵、五香雞卷,牛肉羹、炒芋圓也很受歡迎。」她說。滷麵呈糊狀,是泉州、漳州及福州一帶的麵食,廚子會先以鮮蝦、黑醬油、五香粉等熬成滷湯,再加入鮮蝦、魷魚、雜菜、蠔仔、冬菇、黃麵等燴成,口感黏濃,濃濃海鮮味。
北角的福建菜館一向走家常路線,數年前開了間叫「新福記」的酒家,才打破了舊格局,新福記也入選《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餐盤推薦。廚房班底、老闆都是福建人,許多食材都是福建入口,如建寧蓮子、福州魚蛋等,連辣椒醬也是當地直送。這間酒家可以預訂到許多不是四處吃到的福建大菜,如佛跳牆、荔枝肉、燉番鴨等。食物做法非常傳統,例如蠔仔煎,會下番薯粉及大量青蒜,伴福建甜辣醬。佛跳牆中的湯會用上老雞、赤肉、火腿、花雕、花膠和黃酒等燉煮十多小時。這酒家是區內福建人宴客場所,可以體驗到貴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廚藝。
首圖由陳佳男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