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雞尾酒
雞尾酒在西方興起,作為餐前開胃飲品,通常以檸檬等果汁與甜酒、水果酒等西洋酒混合調配而成。六七十年代開始於香港流行起來,通常在酒店喝到,如半島酒店、淺水灣酒店等很早便設有酒吧。
從前,大部分酒吧都以啤酒做主角,雞尾酒通常是酒吧中其中一個選項。不過發展至今,雞尾酒已獨當一面,出現了以雞尾酒做主打的雞尾酒吧(Cocktail Bar)。雞尾酒吧要吸引客人捧場,不能不多花創意,中式雞尾酒由是興起來,尤其在香港這處華洋共處的國際都會,於西式雞尾酒中加入中式元素,更加順理成章,本地調酒師對中國飲食文化天生的認識,亦更有利於中式雞尾酒的創作。
![用桂州茅台創出的中式雞尾酒 Dear Jade(圖片:Antonio Lai)](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10/09/fc95ee9bc3c24cc6b5aa301be5afc1af_Dear+Jade%EF%BC%88%E7%9B%B8%E7%89%87%E4%BE%86%E6%BA%90%EF%BC%9AAntonio+Lai%EF%BC%89.jpg)
中國酒調配
其中有一間叫 Quinary 的酒吧算是先鋒。「幾年前我們就試用桂州茅台創出中式雞尾酒 Dear Jade,無論是外國人或是港人都十分驚喜,大家都沒想過用中國酒調製的雞尾酒味道是如此清香,兩者能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Quinary 的老闆 Antonio Lai 說。
中式雞尾酒大約於 2010 後興起。早於 2012 年,柏寧酒店當時的酒吧 George & Co. 便曾以古越龍山的十年陳加飯酒混合西柚汁甜酒、水果酒等調配成不同口味的中式雞尾酒。除此之外,一些摩登中菜館也推動了這個潮流,如餐廳與雞尾酒吧 KONG 最近就推出了中式雞尾酒菜單,以花雕、白酒、糯米酒等中國傳統酒調製出一系列的雞尾酒,同時將中國元素加入西洋酒之中,例如以伏特加配上鹹檸七糖漿、自家製薑糖漿、檸檬青檸苦酒。
![飲杯竹葉青(相片來源:火鍋撚).jpg](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10/09/109a5dc624d94139ac85e39a417860f0_%E9%A3%B2%E6%9D%AF%E7%AB%B9%E8%91%89%E9%9D%92%EF%BC%88%E7%9B%B8%E7%89%87%E4%BE%86%E6%BA%90%EF%BC%9A%E7%81%AB%E9%8D%8B%E6%92%9A%EF%BC%89.jpg)
![中國白酒製成的Baijiu Negroni(相片來源:KONG).jpg](https://d3h1lg3ksw6i6b.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8/10/09/9f817b1d46c74878b4ae476d5a7d7253_%E4%B8%AD%E5%9C%8B%E7%99%BD%E9%85%92%E8%A3%BD%E6%88%90%E7%9A%84Baijiu+Negroni%EF%BC%88%E7%9B%B8%E7%89%87%E4%BE%86%E6%BA%90%EF%BC%9AKONG%EF%BC%89.jpg)
潮流漸熾熱
調製中式雞尾酒與傳統的雞尾酒不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Antonio Lai 認為,用中國白酒調製雞尾酒時,酒的分量不可過多,因為酒精濃度較高,如果套用西式做法,客人會很容易醉,失去餐前開胃的意義。
KONG 的調酒師 Justin Wong 則說:「先要懂得中國酒特性,有些國酒,例如白酒,加冰後味道變得豐富,仍有很多未知的探索空間,例如白酒與湯力水(Tonic)便能夠調成簡單而清純的雞尾酒。(左:中國白酒製成的Baijiu Negroni / 圖片:KONG)」
中國酒的世界很大,除花雕、茅台、米酒外,還有很多特別的中國酒,例如陳皮酒、木瓜酒等。隨着喜愛中式雞尾酒的客人愈來愈多,中式雞尾酒亦將會有更多花樣及變化,相信這潮流在香港仍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