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街頭小吃,從來都是最快貼當地生活、文化的門道—我們不但可以瞭解當地食材,也可以看到當地人日常的烹調方法。
來到佐敦廟街「方太糕品舖」,你可以從絡繹不絕的人龍,看出香港人對這些糕點小吃何其鍾愛;也可以從守在店的主理人方太、大兒子Eric身上,看出對糕點創作、技法的巧思與掌握,怎樣賣出、提升它們的價值。
「你平常要多吃,紅豆糕、紅棗糕都好,始終是女生,不能忘了養顏、補身……」方太通常會這樣叮囑客人。十八年前,方太在同區佐敦道創業開店,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小時候婆婆傳授她的糕點、茶粿;如今大兒子Eric大學畢業,挾着旅遊業管理的學歷以及對糕點傳承的理想,全職投入媽媽的店舖。
延伸閱讀:強記美食:三代相傳的港式臘味糯米飯回憶
「傳承」是一種理念,但若然把需傳承的東西做到能賣出去,則為「智慧」。Eric決定實行「口味多樣化」,嘗試在玻璃櫃裏擺放十多種味道、顏色的糕點,像最為客人津津樂道的黑芝麻卷、白糖糕、砵仔糕,到最近推出的椰汁綠茶糕,全都切得厚件、整齊,也不時有新款上架,如同法式蛋糕櫃繽紛,讓他們的糕點就算價格不便宜,每天店門口仍然大排長龍,也成為《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2022》街頭小食推介之一。
Eric希望透過這個新模式,讓默默耕耘的糕點師傅能得到成就感——畢竟,他們不單純是製作者,更是文化傳承的要員;同時把自己珍視的童年回憶與文化,介紹給年輕人、遊客,讓優質手工糕點得到更多欣賞。
這些源自廣東的糕點小吃,曾經形塑出上世紀中期(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街頭小吃的風貌。就像用黃糖、紅豆製成的砵仔糕,從前小販都用木桶載着叫賣,當有客人買時,才用幼竹籤把糕從碗仔挑出;用白米、白糖做成的白糖糕,則一片片的放在倒置的竹罩上,蓋着玻璃紙,邊走邊叫賣,與炒栗子、叮叮糖、飛機欖一樣流行。
不過在方太眼中,這些糕點其實反映了廣東人的食養智慧,用「明目」的杞子、「清熱」的綠豆、「袪濕」的眉豆等,做成價廉物美的茶點小吃。為了進一步實踐這理念,她把糕點做成較健康的少甜版本;入口的原材料亦精挑細選,例如紅片糖、芝麻粒、天津大紅豆,強調真材實料。
但也非一味服膺傳統作法就是「好」。就以椰汁馬豆糕作例,傳統的用粟粉凝固,久放室溫會出水變塌,於是現時店家改用馬蹄粉,配方也幾經嘗試;紅棗糕外表太呆板,於是加龍眼肉提升層次。Eric現時常守在店中,就是為觀察客人需要,聽取意見,就像最近店子在門前增設一部取籌機,照顧排隊等候的客人。「始終門市客人才是回頭客,所以我寧可放棄大額訂單。」他認為這家以媽媽為名的糕點店,必須有在家裏吃媽媽做糕那種親和力。
去年經歷疫情打擊,方太糕品舖曾經有好一段時間關店不接生意;最近終見曙光,方家決定重新開業,更於農曆新年時特地推出八吋黃糖年糕、馬蹄糕等。他們期待再見到支持的粉絲,再接再厲,不負客人的喜愛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