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談起秘魯,腦中浮現的總是峰巒綿亙的安第斯山脈和神秘的印加文化。其實這古老國度裡還有海拔6000多米的布蘭卡雪山、沙漠、草原、綿延2414公里的海岸線,甚至是Iquitos、Manu等亞馬遜上游雨林。多樣的地質環境,讓秘魯擁有30種「微氣候」(microclimates),如此環境下生長的物種,自然也是種類繁多。
豐富多樣的物產加上從印加文明、查查波雅文明(Chachapoya)保留下來的傳統,讓秘魯料理獨具一格。從地理上劃分,秘魯料理可以大致分為沿海、高原和雨林等三大菜系。
你對秘魯料理的印象,是否還只停留在海鮮沙拉(Ceviche)?現在就讓我們認識關於秘魯料理需要知道的的7件事。
1. 秘魯有3000多種馬鈴薯
美國知名環境史學家W.H.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曾著有《馬鈴薯如何改變了世界》,他在書中說馬鈴薯「以劇烈的方式改變了世界歷史」。他並不誇張,在探索新世界的哥倫布大交換(Colombian Exchange)中,馬鈴薯和番茄、辣椒、可可一起被帶回歐洲,並且逐漸成為世界餐桌上的主食。
馬鈴薯繁殖迅速而且不需要大規模灌溉,可以在各種嚴酷的條件下生長,在當時農業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至少解決了人們果腹、溫飽的問題,所以比起金、銀,來自新世界這種主食才是改變人類歷史的寶藏。
秘魯作為馬鈴薯的原產國,根據當地的馬鈴薯研究院(Instituto Peruano de la Papa)統計,就有3000多種不同的馬鈴薯!這些馬鈴薯的顏色、形狀都不一樣,而且都是未經基因改造的。
2. 秘魯人都愛吃海鮮沙拉 (Ceviche)
假如你問秘魯人,他們最喜歡的秘魯料理是什麼,海鮮沙拉肯定是熱門答案之一。很多秘魯人可以中午吃、晚上吃,餐餐都吃海鮮沙拉。海鮮沙拉屬於沿海菜系,用的是從港口新鮮打撈的海鮮,然後搭配辣椒、洋蔥以及檸檬一起食用。
秘魯每家人的海鮮沙拉做法都不一樣,大家都有自己的配料,有些偏酸,有些偏甜,或者加入自己搭配的醬汁。
3. 秘魯人吃天竺鼠
安第斯山區有一道很受爭議的菜餚,就是烤天竺鼠(Guinea Pig 或者 Guy)。平時被我們當成是寵物的天竺鼠卻是秘魯人餐桌上的佳餚,讓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乍聽之下很難接受。但是對秘魯人來說,吃天竺鼠就和吃牛、羊一樣。料理天竺鼠的普遍料理方法是放香料在火上烤。
4. 秘魯的玉米是零食
除了馬鈴薯,秘魯的玉米也品種也多種多樣、色彩繽紛,包括紅色、紫色等。當中比較高檔的包括紫玉米(Maiz Morado)。在秘魯,玉米可以是零食也可是正餐。比如一種巨型的玉米Choclo就常被炸香後做成香脆零食 Cancha,甚至在曬乾了之後直接食用。玉米也可以榨成汁做成飲料Chicha,或者釀成玉米酒。
5. 秘魯菜有中餐的影響?
秘魯有很多來自中國和亞洲的移民,他們帶來的中餐對秘魯菜的影響非常大,比如番茄辣炒牛肉(Lomo Saltado)就是受到中餐的影響,開始流行起來的。
6. 傳統料理地鍋飯
秘魯的高原菜系中,地鍋飯(Pachamanca)是最有特色的。這種當地特有的烹飪方法,就是將土豆、肉類等食材用香料包裹好之後埋入大地裡,然後用加熱的石頭堆積在地面上烤熟食物。
在當地的語言中,「Pacha」的意思是大地,「Mancha」則是鍋的意思。這個儀式除了烹飪,還是當地人對大地表示尊敬的儀式。
7. 秘魯的快餐
秘魯的也有自己的快餐。這種被稱為Salchipapas的快餐,其實是香腸(Salchi)和薯條(Papa)。這種快餐在秘魯街頭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