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開業的米芝蓮二星餐廳UMU,是英國唯一的京都懷石料理高級餐廳。
不過這裡的懷石料理,並不是每一道都選用日本食材。與其大老遠從日本進口冰凍魚類蔬菜,UMU的京都式懷石料理大量採集英國水域及有機農田的產品。餐館菜單,有康沃爾郡海鮮如白魚、鱸魚、鯖魚、龍蝦、蘇格蘭扇貝、鮑魚等。
主廚石井義典解釋:" UMU有脫胎自大自然之意,我汲取的是懷石料理的精神和哲學。真正的京都懷石料理,以水、蔬菜、魚為根基,選好食材再施以技巧,就能創造出富有創意的京式懷石料理。我在英國也用鵝肝、魚子醬等一些日本不常見的食材,因為在倫敦,這些都是最容易到手且品質最優的。”
懷石料理16世紀時脫胎自日本茶道,原是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 所謂“懷石”,指的是佛教僧人坐禪時在腹上擺著暖石,用以對抗飢餓感。作為日本飲食文化中最精深昂貴的餐飲形式,懷石料理極為精雅,從選材、烹飪技法、擺盤等體現超高要求。 懷石料理盛宴講究呈現方式,用來盛裝食物的器具從陶、瓷到漆器不等。
懷石料理過程中不重復烹調方式,讓人在多道菜色中體驗不同烹飪技法與口感的奧妙。 因此,每一道菜都是藝術品。
掀起炸魚薯條革命
談石井義典的懷石料理,不得不提炸魚薯條(Fish & Chips)。
以他的話說:“英國人那麼愛吃炸魚薯條,但油炸魚肉大多不新鮮,甚至有的用腥臭的魚!魚捕上船后,慢慢地躺在甲板上死去,慢死過程長達三小時。這給魚帶來許多壓力,魚肉品質急速下降,造成腥臭和含糊的口感。”
石井義典直言,這種捕魚方式不”人道“,他至今無法接受,於是開始和漁夫出海,給漁夫傳授正統的“活締” (ikejime)知識。所謂“活締” 是源自江戶時代的捕魚殺魚和保存技巧。
“活締” 的智慧
“魚捕撈上來,必須快速宰殺。方法是將一根長釘刺穿或扎透魚腦,同時,用很細的金屬絲穿入魚的脊髓,讓魚不用遭受更多壓力,最后再將魚放入冰水。”
上述方式讓魚兒腦死,切斷魚的主動脈,排出血液,同時打斷神經系統的運作,讓魚不會將“死去”的信息傳到魚身,保持活體。
如此一來,也能減少魚肉積血機率,減少細菌滋長以及難聞氣味,減緩腐爛的速度,換句話說,魚肉顏色可以保持得更干淨,魚肉滋味和口感更鮮美,魚的保存期也可以延長。
石井義典表示,活締的處理方式,讓魚肉到了隔天,質感還是可以保持得非常好。
隨著科技的發達,活締的方式越加純熟,如今在東京筑地市場,漁夫已用氣槍執行活締,他們用槍把空氣直接打入魚的脊椎和頭部,阻擋神經系統操作。
環保的方式之一
石井義典指出,活締讓魚保存得更久,漁夫不需要捕那麼多魚,可說是可持續作業:“只不過,活締工序多,漁夫需要在捕魚之后再花三幾分鐘殺魚,這就是活締不見得受漁夫歡迎的原因。”
為了鼓勵更多漁夫採用這種方式,UMU出多出50%的價格,向漁夫購買活締魚。
五六歲已開始釣魚的石井義典說,釣魚是他無師自通,“看電視、翻閱雜志學來的”。
“我從小喜歡釣魚。捉到魚就吃,很自然的,想說要怎麼料理魚才最美味?魚肉最具鮮味、口感最佳時的賞味期限是非常短暫的,所以廚師務必要做好功課。”
京都學藝
石井義典是日本琦玉縣人,至今累積了20多年的烹飪經驗。這當中,在京都著名米其林三星店吉兆(Kitcho)浸濡的整整9年,尤其重要。
石井義典在吉兆接觸到的包括料理之外的知識,也包括書法、花道、陶藝、茶道,他甚至在那裡接觸傳統日本蔬菜農耕,包括京野菜、加茂茄子,稀有的暗橙色金時蘿卜等。
石井義典說他在吉兆時,最愛整理餐館裡的各種藝術品,比如書法、陶藝品、茶具等。
“我很喜歡陶藝,現在也自己制作餐廳裡的碗碟。每個星期至少一次,我一定要做陶藝。因為在餐館裡,我時時刻刻都在與人與事交涉,完全沒了自己。做陶藝的時候,我可以從早到深夜,自己一個人,全神貫注對著陶藝,我有獨處的時間。”
1999年,石井義典離開日本到瑞士日內瓦,受聘於駐聯合國的日本大使館,2002年,他再隨日本大使館到紐約。轉捩點發生在2006年,那時他加入料理鐵人森本正治(Masaharu Morimoto)在紐約的同名餐館Morimoto擔任Omakase主廚,由於懂得借用在地時令食材,打造有現代感的日本料理,他在紐約很快闖出名堂。
2008年,他獲頒“紐約新星”(New York Rising Star),2010年,便接任倫敦梅菲爾(Mayfair)高級餐館UMU行政總廚,在那裡抒發他對京都懷石料理的所感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