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芝蓮獨特的餐廳評級制度,你可能聽說過,但餐廳和大廚夢寐以求的星星,究竟代表什麼?
星星
一向以來,《米芝蓮指南》只用簡短的兩三行字發表對餐廳的評價。除此之外,《米芝蓮指南》採用一系列符號作額外補充,當中最耀眼的符號是享譽全球的米芝蓮星。餐廳供應的美食將依據公開的評估標准審核,這五項標準是: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袒露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飲水準的一致性。餐廳被評分之後可能獲頒0到3顆星。「評審員」授予餐館星星時,不看餐館裝潢、餐桌布置,或服務質量,這些間接透過餐館吸引上門的食客人數、或通過交叉的湯匙和叉子符號來表達。



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
米芝蓮「評審員」在世界各地穿梭於高級餐館尋味的同時,也在尋找地道的超值餐廳,所以指南中開闢了這麼一個類別。

1997年,Bib Gourmand符號——米芝蓮先生舔嘴唇的形象——首次出現在米芝蓮指南中。自那時起,Bibendum成為尋找超值餐飲體驗的食客的一盞明燈。
也多虧必比登及Bib Gourmand, 米芝蓮「評審員」發現有越來越多餐飲家致力以中價位呈現正宗、高水準的餐飲體驗。

在米芝蓮指南法國(2016),還出現了全新的L’assiette或米芝蓮餐盤,用之代表「口味尚佳」 。

全球地方性差異
《米芝蓮指南》承認地方性美食有其獨特性,比如在西班牙,一些高水準的西班牙小吃店(tapas)獲得一個額外的葡萄酒和牙籤符號,英國愛爾蘭指南中,有水準的酒吧都標上啤酒杯的符號。同時,餐館若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葡萄酒、清酒和雞尾酒單,《米芝蓮指南》也送上葡萄、清酒瓶及雞尾酒杯的符號,以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