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話實說 4 分鐘 2025年10月2日

米其林服務大獎得主方蒔餐廳經理陳玉錡:人情味的精準度

從內外場的完美協調到恰到好處的周到 —— 米其林一星餐廳外場經理陳玉錡細數多年經驗累積起的心法,以及一路支持她在這個行業發光的溫暖時刻。

走進高雄一星餐廳方蒔,暖杏色調的空間佈置,圓弧吊燈,到狀如彎腰服務人兒的餐廳 logo ——各種細節在在體現了主廚蔡中和和外場經理陳玉錡對顧客感受的重視。然而最畫龍點睛點明方蒔對服務及整體用餐體驗重視的,正是餐廳以「前場」命名的英文名稱 —— the FRONT HOUSE。

「這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與溫暖,我非常幸運能跟一群專業又溫柔的夥伴一起努力,這份榮耀是屬於我們全部團隊的。」在宣布獲得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的台上,陳玉錡感性的說,充分顯示她對這份工作的喜愛與投入。

方蒔外場餐廳經理陳玉錡(右二)獲得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從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手中(左)上接過肯定。(©MICHELIN)
方蒔外場餐廳經理陳玉錡(右二)獲得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從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手中(左)上接過肯定。(©MICHELIN)

服務是一門不容易的專業,更是一份堅持與藝術。正如支持《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的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在台上所說,這個獎表彰的不只是技術上的卓越,更是「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真正出色的服務者,能在無聲之中,創造難忘的服務體驗,為極致的餐飲注入靈魂,讓賓客感受到溫度、感受到被照顧的細膩。」他說。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完整名單


方蒔暖杏色調的空間佈置,圓弧吊燈等,帶給人優雅舒服的感受,也體現主廚蔡中和與經理陳玉錡對顧客體驗的重視。(©方蒔)
方蒔暖杏色調的空間佈置,圓弧吊燈等,帶給人優雅舒服的感受,也體現主廚蔡中和與經理陳玉錡對顧客體驗的重視。(©方蒔)

服務心法:察言觀色的周到

談起外場服務的心法,陳玉錡的原則是「要周到,要預先知道需求;但不能太貼近,保留舒適的空間」—— 這種服務尺度的拿捏,除了是她從學生時期一路攻讀餐飲管理以及二十年餐飲相關行業的學習成果,也跟她從有幾年在銀行業服務高資產客戶有關,必須察言觀色,和維持恰當氛圍。

舉例來說,傳統的外場服務裡,餐具是右上右下。但當陳玉錡觀察到客人可能在商談重要生意、或是兩人維持親暱秘密的氣氛時,首先她絕不多言解說打斷客人互動氛圍;其次她也不堅持右邊上下餐具的規則,改調整以環繞在客人的外側服務,以不打斷客人之間的連結為核心原則。

延伸閱讀:《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11 家新進一星與晉升二星餐廳米其林評審員最愛的菜色

方蒔內外場團隊。(©方蒔)
方蒔內外場團隊。(©方蒔)

外場人員的安排同樣依循這樣的彈性。例如,包廂客人如果在慶祝生日,陳玉錡會適時安排性格活潑的同仁擔任服務人員,提供妙語如珠的招待,並積極配合客人需求如協助拍照,讓特別紀念日的慶祝氣氛維持熱度。

現在在方蒔,陳玉錡除了是外場經理,也是侍酒師。桌邊呈現酒品的思考與安排,也成為打造舒適服務的重要一環。

延伸閱讀:有請專家:餐酒搭配,有道理嗎?

方蒔夏季菜單中的「林園白鰻、蘋果、味噌、阿里山山葵、柚子辣椒」。這道菜在冷前菜結束後上場,會搭配日本酒,讓鮮美的滋味在口中綻放;秋季菜單則是在螃蟹料理時搭配日本酒。(©方蒔)
方蒔夏季菜單中的「林園白鰻、蘋果、味噌、阿里山山葵、柚子辣椒」。這道菜在冷前菜結束後上場,會搭配日本酒,讓鮮美的滋味在口中綻放;秋季菜單則是在螃蟹料理時搭配日本酒。(©方蒔)

這一者關乎搭配酒品的藝術,例如當冷前菜結束,開始轉往有溫度的主菜時,她會在這時候安排上日本酒如生酛製法的生酒,讓飽滿的旨味、圓潤的酵母酸度托起主菜海鮮的精彩;二者更有服務速度控制的巧妙:在方蒔,有些客人會自帶酒品。身為掌控客人體驗的「配速員」,陳玉錡深知客人帶來的酒款有些是風味飽滿的年份葡萄酒,而這樣的酒不適合在餐期的一開始就享用,需要冰鎮、需要醒酒、需要合適的主餐才能匹配出最好的風味。因此她會做主在前菜時招待整桌客人氣泡酒或無酒精飲品,舒緩節奏,等到主菜上場,再讓珍貴美酒在適當的時刻做出最好表現。


內外場的完美協奏


陳玉錡跟蔡中和的內外合作,始於衛武營 Stage 5 餐廳,那也是她第一次獨當一面擔任餐廳經理。歷經各式服務考驗與工作磨合,來到方蒔,已是駕輕就熟。


方蒔主廚蔡中和(左)與外場經理陳玉錡是人生伴侶,也是工作上最有默契的夥伴。(©方蒔)
方蒔主廚蔡中和(左)與外場經理陳玉錡是人生伴侶,也是工作上最有默契的夥伴。(©方蒔)

因此,當內外場出現衝突時,她也成為溝通與協調的最佳人選。她舉例,即便在訂位時與客人確認過食物偏好需求與過敏,偶爾還是會有客人才現場才告知有其他不吃的食物。這時候身為外場負責人的她,就會擔當起跟主廚溝通的角色,「畢竟也沒有其他人敢這時候跟主廚說」,她笑稱,因為入座時段跟料理製作的節奏是互相搭配的,如果臨時改菜,就會影響到已經設定完備的出菜速度,對專心工作、轉速全開的廚師內場是很希望避免的事。

「但身為外場,不免就會多替客人著想一點。」她笑說。她認為,客人來到平時不會到訪的精緻料理餐廳,可能是為了特殊的紀念日或是場合,這一餐有特別的意義。因此,如何讓用餐體驗更臻美滿,是她很願意去做的事。她舉例,即便是高度衝突的場合,她也會儘量站在客人的角度去設想。比如過去曾經遇到沒有訂位,看到空位便堅持要臨時入場用餐而吵鬧的客人,她堅定委婉地守住原則同時,提供自己聯繫方式,歡迎未來預訂餐廳時聯繫自己,保證服務到家。

像這樣,內外場的良好溝通與節奏,是餐廳順暢運作的基石。她跟主廚蔡中和工作上既是戰鬥搭擋,下了班又是人生伴侶,陳玉錡坦言她跟主廚對專業工作有高度共識 ——「方蒔是一間重視外場服務的餐廳」,讓她有底氣為客人跟主廚爭取,這也是讓她的工作更自在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穿著這身制服的時候,就是以各自的專業來溝通,不會延續到下班換上居家服的時候。」她笑說,下班後,夫妻兩人吃點簡單宵夜,回家靜靜享受夜晚,就能積蓄隔天工作的能量。


繼續前行 一同愛上這份職業


拿到獎項的那一刻,她在台上對同業溫暖喊話:「希望餐飲業的大家可以一起在這條路上努力,讓更多人可以喜歡並愛上這份美好的行業。」在餐飲缺工,專業人才培養不易的此刻,她更真摯提醒每個同業夥伴都好好保護自己珍貴的熱情。

她自己會在休假時間好好充電、跟同業交流,並「把日常過成有故事的每一天」—— 陳玉錡分享,餐廳工作不會每一天都充滿掌聲,但如果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一個小小的亮點或故事,它會提醒自己為什麼還想繼續站在這裡。「像是昨天跟重要的人生貴人,同時也是方蒔的客人,一起去吃飯,被溫暖地款待,感覺非常美好」—— 她說,這些閃閃花發亮的細節,讓人慶幸還在這個行業持續努力著。

接下來的日子,她也將仔細感受客人的各式需求與反饋,在現場傳遞真誠,讓第一線工作持續閃耀美好火花。

延伸閱讀:閱讀歷屆服務大獎得主的故事

首圖:©MICHELIN

食話實說

繼續閱讀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选择您的入住日期
USD的價格,1晚,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