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尋真 1 分鐘 2018年4月26日

細說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 90 年代初進駐香港至今,一直人氣高企,而它也與時俱進,從早期使用奶精、奶茶粉,到今天強調使用鮮茶、鮮奶、庶糖沖製,一代一代的,愈變愈精緻。

珍珠奶茶,簡稱「珍奶」,即把用木薯粉或地瓜粉造成的粉圓(珍珠)加入奶茶之中,製造茶香以外的煙韌口感。它出現於上世紀 80 年代末,台南市的「翰林茶館」及台中市「春水堂」都宣稱是「珍奶」的始創人,兩家店甚至互告到法院,不過至今仍沒有定論。法官補充,珍珠奶茶只是把粉圓和奶茶結合的飲料,並非專利產品,亦因為兩店未能成功申請專利權,才令珍奶店猶如雨後春筍,成為極普及的消閒飲料。

在台灣,上世紀 90 年代初,珍奶店大都以獨立店鋪形式散布於商業區及學校區,後來業界引進「自動封口機」取代傳統杯蓋,成為珍奶的標誌性包裝。於 90 年代後期,不少珍奶茶店已發展成連鎖業務,並衝出世界,香港是被此潮流波及的其中一站。

粉圓加入黑糖,成為今天常見的「黑珍珠」。(資料圖片)
粉圓加入黑糖,成為今天常見的「黑珍珠」。(資料圖片)

早期的「珍奶」

台灣早期的珍奶茶店,奶茶多數強調是新鮮即搖,但自從連鎖珍奶店泛濫,大部分店子都改用預先調好的奶茶。奶茶也未必是即日以紅茶及奶精調製,而是用中央供應的奶茶粉,加水即可使用。即沖奶茶與奶茶粉,在茶香及口感上都有很大的落差。

奶精方面,以往多用熱量高的粉狀奶精及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加上粉圓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質,一杯 700 毫升的珍珠奶茶,卡路里高達逾 400,熱量相等於兩碗白飯,易胖又傷身。

至於粉圓,最初的粉圓是白色的,貌似珍珠,故稱作「珍珠奶茶」。面世不久後即改用加入黑糖的粉圓,亦即是大家今天常見的「黑珍珠」。最初的粉圓都是細細粒,1988 年一位小販從香港女星葉子楣(又稱波霸)取得靈感,把比普通粉圓大二至三倍的大粉圓珍奶改叫成「波霸奶茶」,強調這會更有嚼勁。除了黑色外,亦有彩色的珍珠。波霸奶茶又叫「BOBA」或「Bubble」,在歐美地區甚受歡迎。

最初的粉圓均為細細粒。(資料圖片)
最初的粉圓均為細細粒。(資料圖片)

今天的「珍奶」

傳統珍奶的健康性屢被質疑,隨着社會對飲食的健康要求愈來愈高,珍奶也不得不走高質健康路線。業界近年開始重視手搖珍奶市場,嘗試改用新鮮茶,以鮮奶代替奶精,並以蔗糖取代常用的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

剛剛進駐旺角的台式茶室「茶聊 Tearapy」便指出庶糖的好處。「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成本低、甜度比蔗糖高1.7倍,容易引致多種疾病,蔗糖是一種雙糖,經過消化液分解成為果糖和葡萄糖,被小腸吸收,較為健康。」

另一同樣位於旺角的「丸茶手作」,亦大賣即日新鮮人手製作的「珍珠」,強調無添加任何防腐劑、人造色素或塑化劑。茶葉亦從台灣挑選,讓大家能享受濃濃的茶香味。

由此可見,現在要留住客人,珍珠奶茶必須健康、新鮮。30 年的與時俱進,或許便是珍珠奶茶多年來未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喝一口港式奶茶

美味尋真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