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尋真 3 分鐘 2018年9月5日

味遊歷史建築

飲食文化是歷史的一部分,古老餐廳建築則值得賞玩品味。二者合而為一,更能帶來驚喜。

在歷史建築物中享受美食,總能帶給人特別深刻的感受。就如同全球最古老餐廳,位於奧地利的Stiftskeller St. Peter,讓人一邊享受佳餚,一邊就像搭著時光機,回到古歐洲。

活化歷史建築,成為近年流行的保育政策,吸引了大眾的視線。其實早於 2004,香港政府已經開始推行活化歷史建築,只是修建重整需時,並非經常有新項目,大家才以為是新政策。

位於中環心臟地帶的中區警署,就是箇中代表。這個被稱為「大館」的建築群共有 16 座活化歷史建築,從2007 年開始,前後花了十一年進行活化,部分用作藝術展覽,部分變成了餐廳,可說是歷史建築與餐廳融二為一的經典。

奧卑利酒吧區,滲着幽幽古意。(圖片來源:奧卑利)
奧卑利酒吧區,滲着幽幽古意。(圖片來源:奧卑利)

九間餐廳在其中
大館內共有九間餐廳,包括港式輕食店「輕。快翠」、廣式茶館「樂茶軒」及泰國菜館「Aaharn」、中國江南風味菜館「奧卑利」等。

「開在歷史建築群裏,可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更容易向世界推廣一些少人為知的特色菜,如我們主打的江南菜。」奧卑利所屬的 JIA Group行政總裁 Yenn Wong 表示。這間餐廳以清新木色為主調,樸實風格處處滲入了歷史感。站在寬敞的室外露台往外望,可見大館的庭園景色,沿路走來也能欣賞館內其他歷史建築。室內設計則仿如藝術家的工作室,充滿學術氣息而又兼容住宅風格,綴以二十世紀現代傢俱,以及仿明大椅,配合木板牆和柚木地板,與古蹟的設計完全融合。

奧卑利的八寶飯,擺盤十分西式。(圖片來源:奧卑利)
奧卑利的八寶飯,擺盤十分西式。(圖片來源:奧卑利)

西樓中餐沒違和 
雖然大館是西式建築,但濃濃的歷史氛圍配上傳統中式江南菜,沒有半點違和。細膩講究的烹調,與古老建築的精細,恰好融合。

他們的菜式包括龍井茶皇燻乳鴿,鮮嫩的鴿以龍井茶燻,增添幽香茶味,還擺上香炸的龍井茶葉,置在一個中式鳥籠中上桌,與古色古香的老建築互相呼應。就連甜品也擺在仿古陶器中,色彩斑斕的八寶飯配上花形杏色碟,置身歷史氛圍中品嘗,仿似回到古時的江南。

品嘗有機時菜炒麵皮時,古樸風味又更上一層樓。原籍江南揚州的餐廳行政總廚黃君民師傅,所用的是祖傳自其母親的家傳廚藝,以低筋麵粉、自發粉及鹽打成麵糊再煎香,味道清淡但富有層次。

不過在公共歷史建築中開餐廳也並非無往不利,尤其餐廳選擇落戶在政府有份籌劃的活化計劃。礙於政府政策,一般公共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與傳統餐飲業的營業時間都不一致,大館落成初期,全館一律只開放至晚上七時,正好是餐廳晚市,無法正常營業,很影響收入,直至決策當局放寬,問題才解決,像奧卑利,晚上可以營業至十一點。

La Cabine Wine Bistro(圖片來源:La Cabine Wine Bistro FB).jpg

私人建築自由大
由於在公共歷史建築開餐廳有不少限制,所以有些人會選擇私人歷史建築,裝潢的自由度較大,可以加入更多創意,發輝歷史建築的滄桑魅力。

中環有一間名為La Cabine Wine Bistro的法式小酒館是其中之一。酒館前身是一間老字號米鋪,由於只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並非法定古蹟,發展限制較小,所以餐廳外籍老闆可以加入更多自己的元素。

這間小酒館以深紅色和木材為主調,古舊的酒桶和刻畫的牆面透出悠久的歷史,偏向鄉村的風格帶有一種粗獷自然的感覺。 店內,還裝飾著舊式摺櫈和木櫈、木製鞦韆椅、沙灘拾獲的木槳,或是裝修拆牆時,發現的米舖放帳帳簿,以及建築業主送的老舊算盤等,酒桶、電纜軸,則被拿來作桌子。這都是於新式建築經營餐廳,無法擁有的創意元素。

體驗昔日香港情懷
鄉村風格的裝潢,也與小酒館的食物互相呼應。現點現煎的煎田雞腿,用蒜頭和辣椒不斷翻炒過後,帶出肉汁的美味。牛肉配意大利玉米餅薯條,以特製醬汁淋在鮮嫩的牛肉表面,還有鵪鶉蛋醬在其中。邊吃邊欣賞店中的舊物,賦予味道更深層的意義。

其實,早在風氣形成之前,已有許多歷史建物改建成餐廳。例如,美荷樓早被改建成「美荷樓生活館」和青年旅社後,裏面就有一間懷舊風格的 café ——「四十一冰室」,賣德國鹹豬手、煙三文魚沙律、英式全日早餐等,食物雖不算有特色,但環境卻糅合了新潮與歷史元素,並與本地藝術家合作,將冰室劃分為六個單位,以校園、玩具、漫畫等不同懷舊主題呈現。負責人保持舊有的圖案地磚、紙皮石牆磚,還放了很多懷舊裝飾,包括玩具、懷舊唱片、舊式暖水壺、收音機、海報等,可讓年輕一代體驗昔日香港情懷。


美荷樓內也設有咖啡廳,充滿懷舊情懷。(資料圖片)
美荷樓內也設有咖啡廳,充滿懷舊情懷。(資料圖片)

舊大埔警署改建而成的「綠匯學苑」則主打綠色概念,內裏有一間低碳餐廳「慧食堂」,是昔日駐守警署的警員用餐的食堂,店裏採用有機蔬菜,不僅配合素食者的愛好,店中的裝飾更加入環保的元素。在中環藝穗名 Fringe Vault 的咖啡廳,裝潢則偏向以前的殖民地時代風味,售賣簡單食物如沙律、麵包等。

置身於歷史建築餐廳,嘗美食之餘,所見是歷史在時間的迴轉下停留的痕跡。歷史建築物的活化讓來客用另一種角度去貼近歷史,以另一種方式去品味地道美食,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美味尋真

繼續閱讀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